专栏又该更新了,又拖了半个月,请叫我拖拉机。
就书法文章来说,什么有用呢?肯定是一些能带来思考的东西最有用。什么能带来思考呢?无非是对笔法字法章法的理解。
价值,从来不在结论,而在过程,思考的过程,实践的过程。
这是我已经说烂的一句话。
如果能单凭结论就能得到东西,那每个人抱本书论就能当书法家,翻两页诗集就能成诗人,背一背四书五经能立起文化学者的牌坊,还要老师有个毛用?还不如猫有用。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源自过程上的意外,所以思考和实践的过程很重要。
今天主题是还是古帖。
以往讲过帖中的神韵,今天就说一说古帖的“真假”。
为什么说古帖还有真假呢?
当然不是像丰坊一样,以作伪为乐,也不是像乾隆一样,把高仿《韭花帖》《富春山居图》捧在胸口当成至宝。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当代影印技术下,你信以为真的“假”。
祭侄稿。
再看一张。
这一样吗?
我敢保证,你见过的祭侄稿,几乎都是第二种这样的,极少见到第一种。
第一种是原色,第二种是后期处理过的颜色。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初学朋友,写完字之后总是要“调色”发出来,因为调色之后好看。
这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颜色重会掩饰掉一些细节。
这些细节是好是坏?简答来说,水平差能遮丑,水平高就失真。
失真,很重要。
你一定要想清一个问题,我们临帖时,笔法是自何处感悟的?
其实就俩字,细节。
临帖,临墨迹,唯有一个好处是,只要某一笔的墨色跟原贴上分布相似,几乎就可以断定,笔法感觉是对,临的就像。
临帖时,总能感受到墨迹中一个字墨色变化给你带来的用笔思考,用锋对否,轻重对否,节奏对否等等,这是帖中墨色变化,与你自己写出的墨色变化,最直观的思考和感受。笔法就是在这样一步步观察墨色重去体会,体会的越细致,则越贴近古人的笔法。
当然,这样讲有些抽象,但我确信很大一部分爱好者可以听懂,因为我自学时,学笔法就是靠看墨色体会的。而且时常会从墨色变化中反复训练,以达到与古帖相近的用笔状态。
废话不多说,看图。
(我这里都是高清大图,不知上传后是否压缩)
就墨色来说,哪个更真实,更能体会出运笔的动作?
这个一定要对比一下,看单字的墨色变化。
比如“壬”,笔锋在笔画中的动作,原色看的很清楚,调色过的就不行了。
比如“申”,我们但看一竖,就能看出纸张的一种颗粒粗糙的纸张,跟草纸毛边纸很像。
但是第一图,你无论如何看,都不会如此直观感受到“纸”的真实。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器,你看不懂纸,如何学?有一帮人专门拿宣纸临祭侄稿,兰亭序,如果能临像,那真就有*了。
笔法的表现,跟纸笔墨有很大关系,纸墨笔不像,如何谈笔法像?笔法不像,如何谈学?
再看“节”,原色图上明显轻盈许多,点画中一点一提的动作非常灵动,但是调色后就显得有些迟缓。
为啥呢?
因为出锋牵丝的细节变粗了,便钝了,所以给人感觉就慢了。
看原色,明明可以看出用秃笔一抹揪出来,但是看调色,就要靠锋去“写”出来。
试想,一个悲愤的人,写字是规规矩矩按法度写出来的,还是随意涂抹来的?
答案肯定是后者。
无意识书写,才是最考验笔法的地方。
所以调色与不挑色,差的太远了。
你能确定你看到的祭侄稿,是真的吗?
当然,从外形上看,确实与真的一模一样。
但是,苏轼说书法讲血、肉、骨、气、神。
血是为墨法,骨肉是轻重提等笔法变化,气为连断变化,神为众多因素综合其的细节体现。
这五个字,如果对比原色个调色帖,有哪个字万千能立得住?
好像没有。
五大要素没字形,因为结字因时而变。学字学的是法,是架构字形的法,而非单纯字形。
原色贴能看出什么东西?
细节
细节多了,更趋近真实了,你会发现古人的字,今天来看,也很容易模仿。
因为你看到的东西够真实,够自然,书法虽然玄妙,但单字还不至于有那么多讲究,很容易就可以写像。
写不像是因为你没看到古人真实的那一面。
所以看帖要看高清原色图,要没事多去博物馆看真迹。你只有看了真迹,研究多了高清大图,你才能在笔法上越来越像。
看调色固然也可以,只不过慢一些而已,不如原色碰撞的强烈而已。
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为何字帖原色的很少呢?
因为原色真实,真实到看起来都不像一个古代大家写的。尤其对初学者来说,看一些淡墨的东西,很不喜欢,他们脑子中没有墨色变化的概念,也没有细节的概念,所以很多淡墨本的字帖,看起来都“软”,显得不好看。也就是很多人所谓的“笔力”“骨力”不够,这种人常在我评论区出现。
事实上我经历过这个阶段,很多原色贴,我在看完之后非常吃惊,古人怎么写的这么差?
对,这么差,就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告诉你这就是米芾所临,你如何感想?事实上这个还不是原色,已经加深了一些,只不过没有那么离谱。
我清楚的记得,曾有有一位爱好书法经济学教授,还是经济领域很有名的一位教授,我就不点名了,在看到这本帖之后,他评论我说,写的还不如你好。
我第一眼见时,不觉好笑,因为我刚开始学书法时,也见不得淡墨色的字帖,觉得这不像书法该有的样子,书法就应该白纸黑墨才对,淡墨看起来一点神采都没有,怎么是书法呢?但是越到后来越觉得,原色贴更见笔法,调色反而无用。
相对比一下调过色的米芾帖,二者什么区别?
从整体来看,调色过的确实好看,外形棱角分明,看起来很有神韵。
但从细节来看,原色才更能表现出纸笔与手部运动的关系。如果调色后,墨色一深,是看不出这些关系的。
很多人自学学不会笔法,关键就在此。
墨在纸张走一遍,是淡色,如果墨重叠过,则重叠部分颜色深一点。这些细微的变化会告诉你笔法动作该如何做,但很多人看不到,因为不看原色。
古代的纸张,确实复制不了,但墨色关系是可以复制的。古代相近的纸性是有替代品的,所以笔法自学并不是难事,只要懂得合理运用原色帖。
为何大多数字帖都是调色的?就是因为当代的爱好者是受着白纸黑墨的影响成长的,他们认为在宣纸上写字才是写字,殊不知,明朝之前,古人没现代这种宣纸可用。所以一旦出现“字不黑”的情况,第一感觉就是摒弃。
为了顾及大多数人,也为了mai的好,大多数帖子印刷前都会后期调色,调成初学者可以接受的状态,毕竟初学者占书法绝大多数,而懂笔法的人看不看原色就已经问题不大了。
所以最受苦的就是卡在中间的人,既有基础,又差一层窗户纸,但就是看不着。
其实古代作品来说,很多作品都必须调色,因为研磨墨的黑亮不是黑的反光,而是灰色中透着黑色亮,就像上图一样,所以古代作品几乎都是淡墨作品。
即便是今天,很多墨锭也都是这样的颜色,这个很多国展作品中都能看到。包括很多作品颜色很黑,其实是在研磨墨中加了墨汁或宿墨,所以颜色变化比古人丰富。
包括有些淡色线条,如果用墨汁写,枯笔会非常快,或者水加多的话比较洇,但是用研磨墨就没有问题,这是它的好处。
多自然,多接地气,这要比调色作品更直观看出是秃笔糙纸写的,而且速度上,厚重感上,墨感上更加真实。
曾经去故宫看赵孟特战,给我最大的震惊就是纸墨关系。
很多赵孟的手札作品,在调色后看着神采奕奕,过去一看真迹,感觉实在不咋地,用笔确实也有“软”的情况。这种软在当时来看是一种错误,现在来看则不是,只是一种自然随意而已,是纸墨关系到达之后,自然带出来的东西。
其实苏*米蔡的作品,去看真迹的话,收获会非常大。
这种收获在于思考,而不在于结论。
这种思考所能收获到的东西,往往是以后练习创作中常能用到的。
它不仅仅是一个原色和调色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调色作品像史书,而原色作品则是历史重现,即便史书记录与真实历史一模一样,但重现的历史总会多一层“温度”。
这种温度,给这个迷茫阶段的人带来的思考,是深远的,不仅仅只在于临帖,还在于理解古人的笔法,情感等。
古人能力再高,也是笔墨纸砚而已,与今天无异。我们用不同纸有不同差异,古人自然也有。善书者总是择纸笔,善书者总是随纸笔而改变字的神韵。
这其中蕴含的关系,确实无法用言语描述,只能多看去体会。
结论是有的,会影响什么,影响多少,就在那写着,但真正有价值的,真正让你把古人这点东西为你所用的,是建立在结论下对过程的思考推演,这个别人教不了,只能在适当引导后去自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