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手机预约短信,领取透明采样瓶,再接受医护人员现场采集鼻腔和咽喉样本,从排队到检测结束,整个过程只需五分钟,采样更只需两分钟就完成。
香港第三波疫情来势汹汹,确诊人数超出前两波疫情的确诊人数总和,且社区存在隐形传播链,近四成确诊个案源头未明。
为找出无症状的患者,中央支援香港进行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从9月1日起正式展开,暂时为期7天。全香港个检测中心从早8时至晚8时开放,为预约的市民提供新冠病*检测。
而截至4日下午,经普检已发现8宗确诊个案,其中4宗是曾确诊并已康复出院的“复阳”个案,另外4宗是新增个案。
图片来源:特区新闻处
“愿检尽检”冀切断传播链
走进检测中心,入口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的条幅赫然入目。门口设有红外线体温探测器和酒精搓手液,市民进场前要先量体温,再听取工作人员指示有序排队。登记处设有隔板分隔,来检测的市民不乏一家老小。放眼场内,虽然同一时间有数人同时进行检测,但每个检测区相隔数米,各人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医护人员也穿上全套防护服,戴上面罩、口罩和手套。
图片来源:特区新闻处
采样完成,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样本瓶放进密封袋中,指示检测者经单向通道离开。此时,负责采样的医护人员随即更换一次性医用手套,再示意下一名检测人士上前采样。离开前,每名检测人士还获发特区*府赠送的一包共10个医用口罩,上面印有“同心抗疫”的字眼。采样完成不到两分钟,手机即弹出新短信推送,告知样本瓶的编号。
图片来源:特区新闻处
普检计划的所有样本,都会被送到位于香港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内的“火眼实验室”进行化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呈阴性,检测人士3天内会收到短信通知;若结果经复检呈阳性,则会由香港卫生署致电通知安排送院隔离。
全民检测从最初提出建议到正式展开,历经数月。该采取什么采样方式、谁负责采样和检测、如何保障检测人士的个人隐私等等,当局一直谨慎处理各细节安排,并多次透过*府社交媒体专页,以图文并茂澄清谣言谬误,包括采样流程安全、轮候安排有充足社交距离不怕被传染等,为市民释疑。
特区*府强调,正采取“三管齐下”的检测策略,包括“病学检测”“特定群组检测”及这次的“普及社区检测”,希望可以做到市民“愿检尽检”,做到早识别、早隔离及早治疗,尽快找到隐性患者,切断社区传播链。
实地考察“火眼实验室”
早在计划开始前,笔者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及香港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获邀共同进入“香港火眼实验室”,实地考察和了解实验室检测化验流程及运作情况。
实验室的工作平台原为体育馆室内篮球场,腾出的场地搭建了16个呈白色拱形的气膜实验室,每个宽4到5米,高3到4米,长约10米。“火眼实验室”的标示字眼和“火眼”的鲜红图标非常醒目。
接待我们的华大集团副总裁、华昇诊断中心董事总经理李宁博士介绍,“火眼实验室”的名称取自“火眼金睛”之意,是新冠病*疫情爆发后才开始使用的新模式,按照“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设计,在短时间内可部署搭建完成并开始运作。
16个气膜实验室根据检测流程分成3个大区,不同实验室有不同功能,样本流动路线非常严格。而截至7月,火眼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全国13个城市投入使用。在全球疫情暴发后,这种新运作模式更延至海外,在17个国家和地区筹建营运。
我们穿上二级防护衣物,戴上头套、手套和鞋套,跟随李宁走进实验室工作平台。场地各处都有清晰的指引标示,工作人员、检测样本和物料等都有专门不同的通道,所有人员都要走楼梯,样本则“坐电梯”运送,确保检测过程卫生。
华昇诊断中心副总经理张东说,实验室承担的是筛查任务,同组气膜舱之间通过传递窗互相连通传递样本。他强调,气膜舱都是负压的,进入的空气会通过新风系统过滤,内部空气也要通过高效过滤器进行处理,确保不会排出任何有害气体。而应香港特区*府要求,检测采取“三混一”的方式,保守估计日检测量至少超过30万。
“平战结合”释疑科普教育
火眼实验室特别为新冠病*检测而搭建,那疫情过后怎么处理呢?实验室前线总指挥曹苏杰说,他们采取的是“平战结合”模式,气膜舱在疫情之后可以作为战备物资进行存储,有需要时又可以重新充气进行使用。
交流期间,我们谈到香港检测费用昂贵的问题,而且普通民众对检测细节了解不多,甚至部分人声称担心会泄漏样本DNA隐私。李宁澄清,新冠病*检测不会提取市民的DNA,样本瓶上也没有市民的个人资料。检测完成后,所有阴性样本会统一在场馆内销毁,阳性样本则送往*府指定的卫生署部门进行复检。
“到底什么是DNA?什么是RNA?检测流程是怎样的?很多市民不了解,我们希望之后还可以加强科普教育工作。”李宁进一步解释,“平战结合”的硬件是气膜舱体,软件则是教育科普任务。他透露,疫情过后,希望把部分气膜舱改设为科普、培训及研发教育平台,让更多香港市民、尤其年轻人可以正确认识和了解相关工作。
离开火眼实验室时,同行的吴秋北说:“大开眼界,仿佛上了一节课。”身边的麦美娟补充:“希望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亲身体验感受学习一下!”当下香港的当务之急是战胜疫情,但愿消灭病*的同时,谣言谬论也能不攻而破。
(作者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凤凰卫视高级记者,未署名图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