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据陈希龄《恪遵宪度》解释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也因此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在这一天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
夏至后天气愈加炎热,可因着这份炎热,才让人体会了凉风送爽的惬意,陶渊明更是以此自谓羲皇上人,而有一种花也只在这炎热的季节盛放,仿佛只为带给人无限清爽,这便是荷花。生长在泉城的人,对荷花更是情有独钟,画家叶兆信就是如此。
本期电视美术馆
为您带来《夏至》节气视频
看画家叶兆信笔下
荷花摇曳生香
叶兆信对荷花情有独钟,创作了众多荷花的画作,其中一幅作品非常特别,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他三易其稿,最终成型,而这幅《明湖荷花图》也以壁画的形式永久地定格在了金宇大厦的大厅。
图为画家创作的《明湖荷花图》
画家说
我喜欢荷花,画荷花,是爱它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它扎根污泥,可珍爱自洁,终保持着它天生丽质的本色。我觉得人也应该像荷花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
我老家院内有个荷花池,自称“半亩塘”。夏至过后,花开争艳,白的如雪、红的似霞。片片翠绿,层层叠叠的荷叶下,鱼儿在水中游弋、蜻蜓在空中飘舞。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的水与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荷画长卷》。
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临摹绘制荷画题材的画,一直到现在。三十多年间,我画了余幅和荷花相关的画作,小的似册页、扇面,大的如今天看过的《明湖荷花图》。《明湖荷花图》(宽6米,高2米2)到目前为止是我画过最大一幅荷花画。此画自年9月26日起第一草图,第二个草图是10月5日,最后定稿是十月中旬。第一个草图出来,请画界同仁指导,他们说:“又想突出荷花,又想把济南市树“柳”入到画中,还想体现大明湖水面,这太面面俱到了”。在听从大家的意见后,又查阅大量的资料。第二个草图的重点放就放在荷花、荷叶上。如何能够体现风入湖面,荷叶、荷花随风翻卷着的气势,我下了很大的功夫。画友看到后又说,“色彩太淡,轻飘飘地,应该加重色彩的分量”,经过不停地修改,又借鉴张大千、陆抑非、谢稚柳、许麟庐、孙其峰等大家的构图、着色、题跋、盖章等,最终,把名家的这些表现手法都溶于此画中。
图为作者在绘制《明湖荷花》中
最后题跋,借用王统照的李公祠《远眺》诗:十里明湖好放船,水心亭外柳如烟。凭栏小立荷深处,点点斜阳入暮天。又录王砚耕的《明湖荷花》词:君子风采仙子气,质万朵,倾城映日花开阵阵,溢清香,沧浪畔亭亭玉立。
这幅荷花有一种新的面目出现,赵孟曾经说过,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是平和简静,从审美的品格上讲,这幅作品就达到了这种审美境界。从色彩上讲,青绿色的配色十分有古意,又兼具时代气息,整幅画气韵生动,非常精彩。
——美术评论家徐行健
画家简介
叶兆信,年生于山东夏津。年毕业于山东省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同年分配到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年调入大众日报社,历任美术编辑、《大众书画》专刊主编、新闻书画院秘书长、业务总监等。曾任第八、九届山东省*协委员,现为高级编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编著有《中国佛教图案》(与潘鲁生合作)、《中国历代器物图案集成》(合作)、《中国诸神图集》等书。先后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叶兆信书画展〞,在江苏无锡冯其庸学术馆举办‘“望岳思攀——叶兆信画展",在济南市美术馆举办〝志在传承——叶兆信画展”等。
作品欣赏
当然除了有美丽的荷花,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有在夏至祭神祀祖的习俗。
知识小百科
四时八节泛指一年中的各种时令、节日,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一般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八种: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不过,民俗盛行的四时八节,指春夏秋冬及上元节、花朝节、清明节、立夏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八种节日。
夏至祭神祀祖的寓意
夏至祭祀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周代,史料载: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招地于泽中方丘。周代还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即《周礼》。不过,在古代祭地是皇上的特权,明清两朝更是修了地坛,让皇帝在夏至日举行盛大的祭地仪式。
在民间,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宋代范成大的《夏至》诗中,曾描绘:“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勾勒出一幅乡村夏至祭祀的画卷,就是最好的例证。
《夏至》
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要吃夏至面
夏至这天,很多家庭都讲究要吃面。有一句话叫“冬至馄饨夏至面”,说的就是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气时的饮食风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电视美术馆叶兆信作品专题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锁定电视美术馆
电视美术馆收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