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张照片的回忆
TUhjnbcbe - 2022/12/9 22:45: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戴永夏
  老友侯林从网上给我发来一张珍藏多年的照片。这张照片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明湖畔,照片上的11人中,有徐北文、任远等师长,也有我跟侯林、孙国章、谢明洲、亓红路等文友。当时,徐、任二公老当益壮,在学术和创作上都硕果累累。其他文友也正年富力强,在创作上已取得较大成绩。如今转眼30年过去,徐北文、任远、孙国章、亓红路等先生已驾鹤西去,我跟侯林等文友也已成古稀或耄耋老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昏”……感念及此,不免长叹唏嘘。
  望着这张照片,仿佛又回到风华正茂的当年,许多美好的回忆也从脑际中喷涌而出……
  那是年7月16日,由济南日报文艺部和大明湖公园管理处联合组织的赏荷笔会在大明湖举行,我市十几位作家、诗人应邀参加。他们乘着画舫,畅游了波光浩渺、荷香扑鼻的大明湖,参观了正在这里举办的全国第八届荷花展览,观赏了大明湖和全国各地的各种荷花,游览了历下亭、南丰祠、明昌钟亭等名胜古迹,还在明湖楼品尝了用明湖特产烹制的济南名菜。这次笔会的时间虽短,但大家收获颇丰,会后立即写出了一些游湖赏荷的诗文。
  10天后的7月26日,《济南日报》“趵突”副刊特为开辟了一个赏荷笔会专版,以几乎整版的版面刊发了徐北文、孙国章、李蔚红、谢明洲、吴兵、杨凤珠和我写的诗文,纵情地赞颂了大明湖的荷花之美和笔会的活动盛况。这里不妨摘取几段,以窥当年活动之一斑。
  著名学者、作家徐北文先生在《明湖·荷花·诗》中,以丰富的文史知识介绍了大明湖荷花的历史和古代的赏荷趣闻:
  济南素饶泉湖之胜,水上仙子——荷花,自古就在此落户。北魏大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曾记载今日的大明湖当年叫历水陂,是人们在此搞“曲水流觞”酒会的名胜之地。这里荷花繁茂,正始年间(公元年前后)济南太守郑悫曾用湖中荷叶饮酒。用带柄的荷叶安放在砚格中,再用簪刺穿叶心,使刺孔与叶柄相通,把柄茎弯曲向上成为天然吸管,然后注酒于叶中,这样饮酒,使酒带着荷香莲味,名为“碧筒饮”。苏东坡曾在济南饮明湖碧筒酒,题诗道:“碧筒既作象鼻弯,白酒犹带荷心苦。”大明湖在唐代以前就名为莲子湖,唐代诗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
  我在《赏荷小语》中,也概括地写了大明湖中莲荷碧叶接天、红花娇艳的美景和荡舟赏荷的美好感受:
  正是夏雨初霁时。翡翠般的大明湖水,浩浩淼淼,一望无际。湖上景色,秀丽如画。我们荡舟湖中,但见岸边荷涌绿浪,碧叶接天。万绿丛中,含苞欲放的荷花如红宝石般点缀其间,此隐彼现。清风吹来,荷香阵阵,沁人心脾。此情此景,使人不禁想起清人王允榛的游湖佳句来:
  千条杨柳数声鸥,一片玻璃一叶舟。闲看鱼儿游镜里,不知人在镜中游。
  一声欸乃破芦烟,直向湖心放钓船。水面风来香不断,才知撑到藕花边。
  来自章丘的作家杨凤珠在《情依荷花行》中,则激情满怀地写了大明湖荷花盛开的景象和荷花展上各种荷花异彩纷呈的秀姿:
  对荷花我过去虽见过不少,但观赏研究对我来说却未曾有过。这次来明湖参加荷花笔会,让我大饱眼福,一连几天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形色各异的荷花倒映着湖面晶莹透心;荷花园里喷泉升空带给游人丝丝凉意。盛开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伴着,向过往的人们微笑致意。那来自北京、天津、杭州、昆明、成都、沈阳、哈尔滨的荷花,更是以千娇百媚各显异彩,看来荷花不仅仅只是济南人的市花,还是很多城市的市花呢,这些城市里的荷花给大明湖又添了几分姿色,真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湖大展香更浓。”
  而诗人孙国章,更抑制不住狂放的诗情。他在《济南大写意》(外一首)中,用极为凝练、富含哲理的诗句,给大明湖的荷花和名胜赋予了鲜活的灵*:
  佛在莲下沐浴/听琵琶轻弹
  金钟喊醒多少新泉/日月观澜
  荷叶如盘/向青天献珠
  ……
  如今,大明湖的荷花依旧年年开,大明湖的景色更加美好。但当年那些赏荷人,却不能年年来了,有些永远也不会再来……但愿这样的赏荷笔会今后能多举办一些,更愿新一代的赏荷人能写出更多赞美明湖荷花的诗文佳作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张照片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