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火眼实验室刷新中国速度,他们来告
TUhjnbcbe - 2022/11/21 20:43:00

10小时,

建起一座日检测通量高达10万单管的

气膜版“火眼”实验室,

21小时投入检测。

“火眼”实验室在石家庄的快速启用

再次刷新了新冠抗疫的“中国速度”。

00:30

“火眼”的迅速建成,

每日最高检测万人份的样本,

当然离不开无数次的一线抗疫所战斗

出的完整技术方案、成套设备、

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

但创造“中国速度”的

还有他们!

“虽然活很累,但我坚持下来了。

我也为石家庄战‘疫’干了一件大事”

今年55岁的戴浩是建筑工程项目经理,7日深夜,得知河北体育馆要搭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人紧缺,他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奔赴施工现场。

实验室搭建在体育馆内,很多大型设备需要人工搬运安装。戴浩带领着他的团队,用肩挑手扛的方法将一件件材料、器械搬运下来。最重的设备有多公斤,需要多名工人配合。

在建筑行业从业多年的他,第一次接触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当设备安装遇到问题时,我们就不停地跟生产厂家咨询,不允许有半点差错。”

“虽然活很累,但我们还是坚持干下来了。回去可以拍着胸脯跟家人说,我也为石家庄战‘疫’干了一件大事。”戴浩说这话时,已在施工现场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但他觉得这样的付出十分值得。

“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石家庄,我们作为这个城市一分子,更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戴浩说。

杜玉涛:

生于斯长于斯,我的城我来守

杜玉涛是本次火眼的总指挥,她身上有太多的角色:华大*委书记、丹麦奥胡斯大学博士、国家一级运动员……然而,熟悉她的人最喜欢叫的外号是:杜小猪。

这是因为她是把手工克隆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包括迷你猪、荧光猪、汶川地震的“猪坚强“后代(猪坚强已经不能有性繁殖)……都是她和她的团队手工克隆出来的。

杜玉涛生于石家庄,长于石家庄,立业于深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早期的精准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那时,她就考虑华大能否为石家庄做点事。她向集团主动请缨,希望支援石家庄防疫。当天,华大集团火线任命她为河北火眼实验室总指挥,带领团队连夜从深圳赶赴石家庄。

1月6日凌晨6点多,石家庄的夜比深圳的要长,天还黑着,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无人的街道,杜玉涛百感交集。

“第一次见到喜爱热闹的石家庄沉寂下来,心里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杜玉涛坦言,“但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充足的检测实力,我也相信石家庄抗疫一定能够迎来胜利。”

杜玉涛说,“我是石家庄人,庄人为庄,希望河北能早日取得胜利。”。

张红云:

每天守在实验室近20个小时

在这次驰援石家庄核酸检测的“火眼”实验室工作人员中,华大基因交付中心负责人张红云几乎时时刻刻都长在实验室。“我们这儿有临时休息室,累了我就在行*床上眯一会儿,在这儿大家都是吃盒饭,饿了就坐行*床上吃,完事儿换装消*继续泡在实验室里。”张红云说。

华大基因交付中心负责人张红云。

据了解,华大此次从全国多地紧急调往石家庄抗疫前线的实验人员,绝大多数是参加过武汉、北京、香港、青岛等多地新冠抗疫战斗的老兵,积累了大量检测经验。现在,他们不遗余力投入到河北抗疫中。

每次走出实验室,他们都累得直不起腰。“但每当想到,通过我们的检测,病*能够‘无处可藏’,疫情能得到更快速有效的控制,我们就充满力量。”一名在气膜舱工作的实验人员说,“只要能守卫河北,打赢这场‘战役’,一切都值得。”实验室为石家庄抗疫工作贡献着科技力量,守护着人民健康。

吕帅:

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

顾不上临产的妻子

还有不到20天,华大智造培训讲师吕帅的宝宝就要出生了。不过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两天没有和妻子联系了。石家庄疫情暴发之时,吕帅接到任务,来不及安顿家里已到孕晚期的妻子,第一时间赶到石家庄,立刻投入到设备的安装调试中。

“从她怀孕开始,我就几乎每天都加班,回到家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她。”吕帅说起即将分娩的妻子言语中饱含歉意,8号上午还在单位对新入职的工程师进行培训,中午接到通知,回家简单收拾了行李,下午就到了石家庄。

华大智造培训讲师吕帅在检查机器

来到武汉,吕帅顾不得和妻子报平安,就一头扎进工作中。“上班时完全顾不上看手机,而下班后就抓紧时间补觉。只给妻子发了条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眼实验室刷新中国速度,他们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