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被踹门掐脖的补习班,老师违规补课的新闻被曝光后,网上一片欢腾,许多网友“同仇敌忾”,其拍手叫好,大有除之而后快的胜利感,再加上最近另一则新闻,沈阳一家长高考一结束,马上举报班主任有偿补课,并且让老师受到处分,自己要回补课费的事,再次让人感受到世人对教师的不怀好意。
在没有被曝光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长表面上很热情地给老师套近乎,背地里却给孩子带着录音笔,收集证据,等着秋后给老师算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但到了现在,不知为何,这种美德却消失殆尽,人们不但不尊敬老师,还把一盆盆脏水泼向老师。例如“课上不讲课下讲”,特别是针对老师办补习班的行为,不知道是红眼病发作,还是出于其他什么心理,简直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笔者亲耳听到一一名家长说:“我们为何要把学生送进补习班,还不是因为老师没有尽到责任,如果老师把孩子都教会了,我们何必花钱去补习,补习班这样疯狂发展和扩张都是老师失去责任心造成的”。家长对老师的怨恨该有多么大啊!该家长或许都不曾想过,能真心实意盼你家孩子出人头地的,除了你们就只有老师了,老师的爱是大公无私的,教师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退步而揪心,为每一个孩子违纪而痛心,为每一个孩子生病而忧心,真诚地希望自己的所有学生都能出人头地。可以说,教师把所有的爱心都给了孩子,以至于他们下班回到自己家都懒得多说一句话,对于自己的亲人和子女却动不动就发脾气。教师不是完人,他们也有压力,好的一面给了学生,只有把家人当成出气筒。
可教师的付出得到了什么?教师差不多成了人人可以批判的对象,家长竟然可以无脑到把自己送孩子去补习班的行为归结为教师不负责任导致的。为什么不从教育体制上找原因呢?如果高考不是淘汰制,补习班会这么有市场吗?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如果家长自己不是攀比之心,补习班会这么有市场吗?
人们扎堆儿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可以说完全是攀比和焦虑心理在作祟。孩子成绩特别优秀的,要补习,因为害怕被超越;孩子成绩中等的要补习,因为要追赶,要跨越;孩子成绩差的更要补习,因为家长担心将来连普通高中,普通大学都考不上。虽然校外辅导班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可是家长自愿掏钱,为何事后却把脏水泼向老师呢?说老师不是弱势群体,谁相信呢?
再来反驳一下某位家长的观点:学生上补习班,那是因为教师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都学会了,那么谁还会花钱上补习班呢?说得好像很有道理,却完全经不起推敲,首先人的智商先天不同,有的学生天生聪明,有的学生却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教师都是有教学任务的,并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可是考题的难度却常常是超出大纲要求的,那些智商不够高的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综合利用知识,考试成绩就落下来了,于是学生们的成绩就有了差异性,家长就把孩子送到补习班以求心理安慰,这难道是教师没有尽到责任吗?
其次,教师上课时该讲的知识点都讲了,但有的学生在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表面上也在听讲,背地里却思想开小差,考试时当然也要吃亏,考不出好成绩,家长不明就里,就指责是教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迫使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送进补习班,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甩锅行为,这个黑锅教师不背。
教师的肩膀上是用来托起学生的,是用来托举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如果这样的肩膀用来背锅,不敢想象我们还能不能期待未来和明天。家长把学生上补习班的原因,推给教师没有尽到教学责任,各位网友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讨论。
资深教师话教育,模范班主任、教学骨干、名师,曾获“我的父老乡亲”网络征文一等奖,资深语文教师,专注于高效课堂研究,乐于分享教学经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