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升高
各类细菌、病*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
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
快收藏这份夏季常见幼儿传染病预防指南
一起来守护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
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数十种病*类型)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
发热,手、足、口腔疱疹,手、足的疱疹为淡红色,不痛不痒。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空气飞沫和日常接触传播。5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易感人群」
5岁及以下儿童是高发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
目前,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抗生素无效,主要治疗方式为对症治疗,大部分患儿能自愈。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EV71疫苗(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病*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易感儿童接种,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到新冠病*、小到流感病*,勤洗手都可以有效预防。3、开窗通风。是预防经飞沫传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4、隔离病例。了解了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后,学校可通过晨检和病假追踪及时发现患传染病的儿童,出现传染病相关症状后,家长要主动告知学校,并配合学校对患病儿童进行隔离。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有食物型传播、水型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苍蝇传播。
「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性脑病。
「易感人群」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滋生地。
急性血性结膜炎
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
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传播途径」
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
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
「易感人群」
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易感人群,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夏秋季(6~10月)要特别注意防范。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给孩子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小孩,一定要注意。
2、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交叉感染。
夏季感冒中医上称为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多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大
太过贪凉导致风寒入侵
「主要症状」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
「预防措施」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只要我们重视预防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孩子勤锻炼、增强体质
就可以有效预防夏季传染病
护航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丨刘娜
审核丨姚慧
来源丨健康温江官微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温江*
喜欢就鼓励小金一个点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