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柔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音拙,目下为?),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
咽喉痛、发烧、牙肿怎么办?
在我们的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有一个小泽穴,点刺放血非常管用。少泽穴,手太阳经井穴(源头)善治热症,咽喉痛、发烧、牙肿点刺放血,滴一滴血就可缓解。少泽穴
别名:小吉
穴名释义:
少,小之意;泽,润之意。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井穴,小肠之脉主液,穴具润泽身体之功,在小指,井穴脉气始出而微小,故名。
小吉:
孝少,阴也、浊也。吉,吉祥也。小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虽为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后其温度并不算高,无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
本经承少阴君火之气。君火具阳刚之性。故少阴末穴,名之以“冲”。迨至本经,则为太阳寒水之气,火从胜己,而化成阴柔之水性,故本经道穴名之以“泽”。此阴阳互济,相辅相成之义也。
泽,在卦属兑,兑为少女,女具柔顺之阴象。又兑为口,口外柔而内刚,此为阴阳互济也。人能体“泽”字之义,以调阴阳则和乐而无病。泽而曰少者,承冲气之和也。
本经由少阴君火之气之络穴通里,转注而来。火气为阳,犹天日之热照彻下土,冲和之气,蒸蒸而生,化为膏雨甘霖,泽及万物。本穴为本经受泽之初,故称“少泽”。其所治症,为口热、心烦、喉痹、目翳、舌强,皆受泽润之力也。
快速取穴:
在小指尺侧指甲根部,距指甲约0.1寸。
操作:
斜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孕妇慎用)
功效:清热利窍,利咽通乳
主治: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耳鸣,耳聋,肩臂外侧疼痛;神经性头痛,急性乳腺炎,中风昏迷,疟疾,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尺神经痛、麻痹
尺神经痛多为颈椎疾病压迫所致,而麻痹多由外伤引起,在小指未挛缩前皆收效较快。少泽穴放血可以活血止痛。
典型病例:
何某某,女,39岁。诊断:右尺神经痛。患者有颈椎增生病史已2年,颈部有时疼痛,活动不便;近6天来右手从肘部以上开始沿尺侧到小指尖疼痛,有时肩部亦疼,夜不能睡,触痛明显。治:先揉搓小指数10次,使之充血,消*后即以细三棱针点刺,挤出血约0.5-1ml。每天1次,连续5次,疼痛明显减轻。又隔2-3天1次,疼痛消失,观察4个月无复发。
按压治疗呃逆
以拇、食指按压患者少泽穴,力量由轻到重,小儿脏气清灵,用此法治疗,随拨随应。成人可用指甲掐压,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3岁。早餐后遇凉风吹,卒发呃逆,不能自止。治:遂用右手拇、食指捏压患儿少泽穴,力度由轻及重,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当即止呃,继续捏压一分钟巩固。
常用配伍:
1、配天容、合谷、尺泽:治咽喉肿痛。
2、配人中、内关、十二井穴放血:治热病昏迷。
3、配肩井、委中、膻中、合谷、太冲、天宗:治乳痈。
4、配膻中、乳根:治乳汁少。
5、配复溜、昆仑:治疟疾。
现代研究
1、点刺治疗急性角膜炎:
取患眼对侧少泽穴,三棱针点刺,挤出血5-10滴。
2、按压治疗呃逆:
以拇食指按压患者少泽穴,力量由轻到重,成人可用指甲顶压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点刺放血治疗红眼病:
取患侧少泽穴,三棱针点刺出血,每日1次。胞睑肿胀较甚者,配合点刺耳尖放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