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雨水淅沥的日子里,我们总会踏上故土停留驻足。望着那紧追春光、野蛮生长的青草,不觉然间,心中对故人的思念,也在无边无尽地疯长。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
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
寒食过后即为清明
清明因其风
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
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
故万物至此齐整清明
我们都知道清明节要扫墓,大家知道吗?清明还是24节气之一呢!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被列入二十四节气。
对我们泰兴人来说,清明不仅仅是风清气朗的好日子,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祭祀祖先。
来看看泰兴历史民俗研究专家吕耕樵先生怎么说的。
“每年清明节中午各家各户都要备好酒菜,祭奠自己的先祖,他们还要成群结队的来到祖先的坟墓上,培土,清除杂草,上面还要挖一个坟帽子,坟帽子下面还要压一个五色的彩纸。”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墓的增多,修坟、焚烧纸钱等习俗渐渐被文明祭扫所代替,不过,对于祖先的祭祀和怀念依然没有变。
除了祭奠先人,清明节,和我国的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不可避免地与吃联系在了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都有些什么清明季节限定美食吧。
荞麦扁团先用凉水将荞麦粉搅和成面团状,双手拍成茶杯盖大小。包入事先做好的青菜、白菜、芹菜等馅儿,考究的人家,还在里面加进一点虾米,味道更为鲜美。
瓤子扁团,是先用猪油擦酥,然后加入葱、姜、酱油等佐料,还有一种是纯素的,单用豆沙一种。
杨柳烧饼说到吃杨柳烧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的春天,泰兴很多人都得了红眼病。有个人做了个梦,有位神仙告诉他,有方法可以治疗这个病,原料不复杂,就是杨柳叶。
他就按仙人的指导,到河边上采了三把杨柳树的叶子,第一把用叶子泡水洗脸,第二把把杨柳树叶子撒到家中,显眼的地方,第三个把杨柳树叶子和到面粉里头,做成烧饼,吃下,红眼病就好了。就是这样的方法,很简单有效,这个人就按照仙人指导的方法,果然红眼病就痊愈了。
这个方法一传十十传百,年代久了,清明吃杨柳烧饼就成了习俗。不过,中医认为柳芽味苦、性凉,可清热、透疹、利尿、解*,春食柳芽对人体大有裨益,也是和这一传统呼应了。
所谓的杨柳饼,就是普通的摊饼,将上面的点缀葱花或蒜叶子,换成柳树的嫩芽而已——必须是泰兴人所说的直直的往上长的‘杨柳’,而不是一脸骚样的‘垂柳’。
摊饼是常年可以吃的,但杨柳摊饼,一年中却最多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为了满足吃货君一颗好吃的心,爸爸妈妈特意为小编做了一顿柳叶饼,妈妈拿一个大碗调面粉,她用两根筷子快速地搅动着,水量的多少决定面粉的粘稠度,这个功力,都在她的手指上。
放点盐,等搅到没有面疙瘩了,她会自己烧大灶的火,而吃货君等闲杂人等则会被嫌弃,只配做“去拿油壶”这种小事。“火大了就焦了”,她说这话时,神态像个骄傲的女王。
油来了。妈妈会拿着油壶,轻松地在锅的“半山腰”倒一圈,然后用小小的高粱帚刷一遍。等油温热的时候,将调制好的面,沿着“油路”也倒一圈。
在面沿着锅往中间汇聚时,她则挥铲如飞,迅速将面摊均匀,这个时候,火候的控制就更重要了,太大了,反面就会迅速焦黑,太小了,摊饼则会软趴趴的,没有嚼劲,也立不起来。
完美的摊饼,是外侧略硬,里面很软,焦*喷香,而这时候,嫩芽略略切一下,撒在摊饼上,再“箍”一层油,然后火再烘一会儿,杨柳嫩芽的香气,就扑鼻而来了。
这种香气,不同于葱蒜的味道,它带着明显的春天的气息。在我们的要求下,有时候妈妈会把摊饼的面积做得略小一点,拿一个大盘子装在中间,就像个小锅,然后我们就围着盘子转圈,一点一点地撕开来吃。
有杨柳摊饼吃的时候,基本不需要额外烧饭、炒菜,几锅摊饼出炉,全家人吃得其乐融融。即使是对习惯洋快餐的小朋友而言,杨柳烧饼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青团听了这个名字,不由得让人想起绿色的气息,带着春天的味道,那一份清香和香甜,很多人从小吃到大,每逢清明都会吃上几个,香糯软绵的味道,清香适口,总让人难以忘怀,思乡之情由此而起。
青团不是咱泰兴的特色,但是最近几年出镜率还是挺高的,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豆沙馅心甜而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
春笋在清明前后也是春笋最为鲜嫩的时节,春笋破土而出,便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锅里倒上油,放肉片和豆豉,在家春笋这么一炒,一道美味可口的笋炒肉片就在你眼前,独特的口味足足能唤醒你所有的记忆和往事。
馓子清明节孩子们最喜欢吃的就是馓子,在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食俗。这是一种油炸食品,吃起来香脆精美。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相对而言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你还知道咱们泰兴清明节吃啥?
欢迎在文末留言跟我们分享哦~~
THE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