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青蒿治疟要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TUhjnbcbe - 2021/7/17 20:36:00
北京中医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314/8744642.html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

55、青蒿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疸。

治疟要药青蒿


  《肘后备急方》曰,治疟疾寒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有个疟疾的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在固定的下午发一阵热,非常难受,他遍查中药书籍,发现中药青蒿是公认最好的治疟疾良药,古方也用得最多。


  于是就去搞青蒿来煎汤喝,从三钱五钱喝到三两都没有反应,于是他就愤愤不平地说,这古籍记载也未必是真的,我验证这么多次,非但没有像古书上记载的神效,就连一点改善好转之意都没有,我用的可是同仁堂最好的药,这么细心地喝了这么多天,如果有效果,早就应该看得到了。


  他把这种不平跟老先生说。


  老先生听后笑了笑,你这样用药当然用不出效果了。


  小指月也疑惑,难道他用不出效果,爷爷就可以用出效果吗?


  然后爷爷说,你是怎么用青蒿的?


  他说,我就拿一大把青蒿来熬水喝。


  老先生说,青蒿治疟,用鲜品特效,若煮热后,功效尽散。


  他听后说,我怎么不知道呢?


  老先生便把肘后方翻给他看,原来里面青蒿治疟疾寒热,就是用新鲜的青蒿捣汁叫绞取汁,尽服之,这时小指月哈哈大笑,这人看后也觉得无地自容,明明自己没有按照古籍的方法来服食青蒿,却自作主张去煎煮,这不是自作聪明,聪明反而被聪明误吗?


  随后这人又回去按照这古法,采集新鲜青蒿捣汁来服,这下吃一次就见效,好久都没有发寒热。


  他高兴地说,青蒿治疟,真是神奇啊。


  老爷爷笑笑跟指月说,指月啊,现在很多人说中医不好,传统医学落后,中药疗效不行,你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吗?


  小指月说,用不好的人当然说不好了,用得好的人,自然说好。


  爷爷笑笑说,看来中华医学,要发扬光大,还不仅仅靠药材,还得靠人啊,你如果人学不到这用药的本事,即使用同仁堂最好的药,你一样治不好病,甚至对着古籍去用药,你还会发现用错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青蒿治疟,虽为要药,必须新鲜搅汁服用,效果最佳。


  

一味青蒿煎水洗澡治小儿感冒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正逢夏暑之季,地面潮湿一熏蒸,很多娃子都感冒了,头晕发热,胃口不开,很多父母都纷纷把娃子送去打吊瓶,有些很快好了,也有些打完吊瓶后,头晕加重,胃口更加不开,甚至晚上哭闹不安。


  他们便会转向于中医,如果不是消炎药搞不定,他们不会轻易来找中医,因为一方面煎药麻烦,另一方面很多中药味道确实比较浓烈,娃子一般不太爱喝。


  这个母亲,她带着娃子前来竹篱茅舍,前后已经打吊瓶打了五天,还是经常发热,晚上睡不好。


  老先生一看说,舌苔白腻,为湿邪感冒,现这种湿邪感冒,越是打些针水进去,湿气越重,那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应该用微汗法,使风湿俱去也。


  爷爷说,怎么用微汗法,使娃子既能接受药物治疗,又可以避免药草苦涩难喝?


  小指月说,可以用中药熏蒸或泡脚洗澡。


  老先生点点头说,可以,本身泡脚熏蒸就是一种微汗法,但要选择一味中药,既能够芳香化其湿浊,又可以由内到外,宣通气机,透热外出,你看看有什么药具备这种条件?


  小指月说,就青蒿一味药。


  爷爷说,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青蒿能解暑季湿热,因为它芳香而散,苦寒清热,其清凉涤暑汤用它。


  爷爷又说,还有呢?


  小指月说,青蒿还善于清透虚热伏热,所以各类热病后期,或者感冒后反复低热不退,用青蒿辛香透散,可以把伏热透发出来。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就用一味青蒿煎水给娃子洗澡。


  这孩子只用了两次头晕发热就退掉了,而且胃口也开,晚上不再闹了。


  这样既避免了吃药之苦,又不用打针哭闹,而且还只花几块钱,就轻轻松松用熬水洗澡的民间小招法便暑湿感冒给治好了,这中医真是简验便廉啊!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王鉴钧经验


  青蒿浴治小儿感冒发热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容易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为给药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不易被接受而哭闹不安。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又会导致病情加重或他病,如何才能使小儿乐于接受,又有确切的疗效?

我家世代相传一种药物煎水沐浴法,先父王幼臣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只用青蒿一味,煎水给小儿洗澡,疗效显著。常令我注意采集以备其用。

我从医临证40多年来,每遇小儿感冒发热者,继承先父的这一方法,3岁以内幼儿用青蒿g。3岁以上小儿用~g,先将洗澡用的水烧开,加入青蒿,盖上锅盏再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闷出药味,待药汤热度适宜时倒入盆中,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出微汗热退而安,屡获良效。对成人感冒发热亦效。


  青蒿是菊科属植物*花蒿,有解*清热作用。用青蒿浴治疗小儿感冒发热,方法简便,小儿易于接受,疗效明显,无副作用,而且药源丰富易得,我家三代行医均喜用此法。(《南方医话》)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

本号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水牛角治狂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

紫草乃麻痘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2

瘀热在里用赤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1

丹皮凉血活血-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

玄参主热风头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

生地滋阴补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

绿豆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

四季青退火消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

白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

千里光治热*眼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

熊胆不得已方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2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1

鸦胆子治*痢蚀赘疣-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

药食兼备马齿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

白头翁治热*血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

木蝴蝶清肺利咽(玉蝴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

青果生津止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

射干.山豆根.马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

肠痈要药红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

金荞麦消顽固疳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

鱼腥草洗肺污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1

土茯苓治梅*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

漏芦下浊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

拳参一味乃宫血清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

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

紫花地丁、野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

蒲公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

贯众除诸*-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1

仙方活命金银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9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8

苦参治心腹邪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7

秦皮治疗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6

龙胆草泻肝胆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5

*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4

*连为病目之仙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3

*芩泻肺火而最妙-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2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1

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0

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

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

鸭跖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

治渴圣药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芦根医三焦水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蒿治疟要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