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
这事还真冤枉了口,
毕竟将食物送进口的是手......
一双没洗的手上面有80万个细菌,
另外还有病*、重金属、寄生虫等脏东西,
当手去摸嘴巴、鼻子、眼睛的时候,
这些脏东西就会进入体内,
然后引起多种疾病,
比如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红眼病等。
所以,我们平时总是告诉孩子:
勤洗手!
这样就可以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而说到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3个要求
▼
洗手的3个要求
要用流动的水(你在盆子里拼命搓是没有用的,那些脏东西冲不走,还是在手上)。
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
洗手揉搓要持续20秒以上。
流动的水好找,
揉搓20秒也容易,
但是肥皂和洗手液却让很多父母纠结......
市面上能用来洗手的产品很多,
肥皂、洗手液、手工皂......
很多妈妈表示在给孩子选择时犯了难~
到底用什么洗手更好?
01
肥皂
其实普通的肥皂就有较强的去污和杀菌效果。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肥皂认定为最佳的洗手用品。
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洗手,完全能够起到预防疾病传播的作用,无需再使用其他产品。
02
洗手液
洗手液瓶身完全封闭,双手接触不到液体本身,能够避免多人使用时交叉感染(特别是公共场所,一块肥皂那么多人抓过)。
很多洗手液的广告有“全效除菌”和“有效杀菌”的字样,看看就好,别太当真,其实效果和普通肥皂没啥区别。
03
手工皂
近些年火起来的手工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价格也较贵。
很多人说手工皂保留了很多天然有益成分、富含保湿因子、对皮肤更加温和等等,别太当真,其实效果和普通肥皂也差不多。
比如说手工皂含有更多的甘油,保湿效果更好,对皮肤也更加温和,其实我们洗手时泡沫都洗干净了,保留下来的甘油能有多少?
当然,手工皂美观、造型别致、香味浓郁,你喜欢就好。
另外,无论用什么洗完手后,
其实手都会干燥,
特别是冬天,
建议孩子洗手后可以涂一些护手霜。
所以,
这些产品各有各的优点,
单就洗手而言,
都能满足妈妈们的要求。
其实,重要的不是用什么洗手,
而是洗手的时间和方法。
什么时候该洗手?
很多疾病的预防措施中都提到了勤洗手,那么如何理解这个“勤”字?隔多久才算“勤”?下面这些小常识妈妈们一定要告诉孩子哦~
下列情况时应洗手▼
吃东西前。
上厕所后。
干完活或下班后。
接触钱币后。
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
户外玩耍或活动后,外出回家后。
接触动物后。
吃药或往伤口涂药前。
分派食物前。
接触过唾液、鼻涕、眼泪或血液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可不是随便揉揉搓搓的事情,小编读书那会有专门一节课来学习洗手,在医学界洗手可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我们洗手容易忽略的部分,上图中红色为最容易忽略的部位,橙色为较容易忽略的部位。
只有正确的洗手方法才能把这些容易忽略的部分洗干净。
下面是七步洗手法,快点让孩子们学起来,记着它!▼
本文来源:东莞疾控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