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
迈进腊月门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冷,
这时,
离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也就不远了,
而腊八节吃腊八粥也是中国人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山西,
腊八粥还有一个俗称,
叫“红眼粥”。
那时候大人们总是天还没亮
就开始做腊八粥。
资料图片。待到做好之后
就会把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的孩子叫醒,
嘴里还会说上一句,
快起来吃粥,
要不然太阳出来就会得红眼病。
这种说法究竟有什么来由,
至今无解,
只是那时候因为对“红眼病”的恐惧,
所以再不愿起床
也得忍着瞌睡吃上一口腊八粥。
资料图片。记得小时候,
每到腊月初七,
奶奶就忙活开了,
淘*米、泡豆子。
等到初八凌晨四五点的时候,
当我还在甜甜的睡梦中时,
奶奶就开始熬粥了。
资料图片。等粥熟后,
改用小火慢慢熬着,
然后才能眯上一会儿。
天刚麻亮,
奶奶便将我唤醒,
在我睡眼惺忪时,
一小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已递于手上。
彼情彼景,
至今想起来都暖暖的。
适逢腊八节,
又开始回味儿时记忆中的红稠粥,
便问了奶奶做法,
自己学着做了一次。
配料:大红豆、扁豆、*豆、桂圆、红枣、莲子、胡桃、小米、大米、糯米、红糖。
大红豆、糯米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混合洗净再泡2个小时左右。
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加红糖烧开小火熬制。
待到水收干,米成变糊状即可食用。
资料图片。今年腊八节又逢大寒节气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为寒冬增添一丝温暖!
让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吧!
文/图/海报:张晓芳
编辑:张晓芳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