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句话叫“忠言逆耳”,人们的本能喜欢听表扬和赞美,对批评往往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而当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来自外界的批评过分沮丧、伤心或愤怒时,家长们该怎么做呢?父母怎样“批评”更艺术,有利于孩子接受呢?今天,红袋鼠就带给大家8个“批评”的小技巧,让您的批评有效又不招宝烦!
1
提前建立规则
才能让孩子“服气”
洗完澡,孩子一身水、赤条条地就跑出了浴室;你和客人正在书房聊天,孩子猛地推开门大喊着闯了进来;吃饭了,长辈们还没入座,孩子就自顾自地大快朵颐……
儿童不是天生就具有规则意识,很多礼仪行为规范需要逐渐了解和学习。如果您从来没有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洗完澡不能光着身子乱跑;进大人的房间也要敲门;吃饭时要等全家人都入座,才能动筷子……当孩子在不知道规则的情况下,出现不恰当行为,不能仅怪孩子。
许多父母,总是忽略事先建立规则这个环节,而当看到孩子出现错误时,就下意识地批评和埋怨。这会让孩子觉得非常委屈,因为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一旦孩子因为委屈,而对家长的批评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不服管的“熊孩子”就诞生了。
因此,事先认真与孩子一起建立规则,并反复耐心地提醒他们要遵守,比批评更加重要。而有“规则”这把标尺在,父母再批评孩子时,孩子也会更服气哦!
2
批评对事不对人
避免“人身攻击”
要明确一点,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