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典荷以消暑青玉盘中泻水银
TUhjnbcbe - 2025/3/15 18:19: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应志刚

“荷”以消暑:

青玉盘中泻水银

7月底,刚刚过大暑天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雨量充沛的节气,也往往是荷花盛开、满池荷香的时节。

当雨水遇见荷花,令人“蓦然回首”的,可不只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一日一曲(上图)

tfxzvb(下图)

提到写雨荷的诗,总是最容易想起这一首。这位施肩吾先生,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年)举进士,后被钦点为状元,是杭州地区的第一位状元。然而他淡于名利,并未做官,晚年为了躲避战乱,还率领族人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大陆人开发澎湖之先驱。

“僧舍清凉竹树新”,写的是“阴凉”。这首诗的背景,就是一处佛寺。题目中的“兰若”,其中若字念rě,梵语的音译,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是远离人世喧嚣的清净地。

水城之秀(上图)

一正ig(下图)

“初经一雨洗诸尘”,写的是“干净”。夏天,无论是粘稠的汗水,还是飞扬的尘土,都让人觉得沉闷压抑,而雨水就可以缓解这种“厌恶”的心理。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打着赤脚在雨中嬉戏,那是童年最纯粹的快乐了。

“微风忽起吹莲叶”,写的是“温柔”。这种温柔,用宋人的诗写出来,是“雨收犹自吹残点,湿起池荷一阵香”;用朱自清的散文写出来,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青玉盘中泻水银”,写的是“畅快”。这首诗从前面三句来看,都是中规中矩,寂静清凉,写出了作者那种平和淡然的心境,只有最后一句,最得雨荷之妙。首先是荷叶高高擎起,宛如一个个青玉盘,青翠又温润;而里面的雨珠不是雨珠,而是“水银”,经微风这么一摇,便“泻”了出去。夏雨从荷尖的每一次跌落,都是一次绚丽的绽放。

眼下正是荷花盛放的季节,而当炎热退去,留得一池残荷的时候,也和雨水颇为相衬。

东方老范(上图)

运加(下图)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作者写贾母带着众人坐船喝酒去,碰到了许多枯荷当道,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李商隐这首诗,原本是这样的: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颓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连贾宝玉也要将它除去,但也聊以慰藉李商隐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宋人周密有句“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于李商隐而言,枯荷可听雨;于水中的游鱼而言,枯荷可避夕阳。

爱好摄影的姥爷(上图)

浮光掠影钓鱼狼(下图)

夏天已经到了,秋天便也在路上。荷花遇雨,化伏为安,总聊以给炎夏带来一点清凉,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一丝慰藉。

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END

撰文

晓寒

编辑

汉华、晴一

文章来源:大书房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荷以消暑青玉盘中泻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