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齐鲁青未了衍生于济南荷叶的碧筒饮
TUhjnbcbe - 2023/8/30 20:06:00

□作者郑学富

夏夜,南宋诗人陆游在池塘边的柳树下,躺在太师椅上,望着天空中的星星,闻着阵阵荷香,就地取材做个碧筒饮,优哉游哉,溽热全无。他在《桥南纳凉》中描写道:“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半落星河知夜久,无穷草树觉城荒。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诗中提到的“碧筒”即“碧筒饮”,始于魏晋时期的泉城济南。

唐代文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魏正始年间,齐州刺史郑公悫在历城北湖滨地带建造一处园林。园内沟溪纵横,碧水涟漪,荷叶田田,莲香溢远,岸上垂柳依依,林荫蔽日,亭台廊榭依水傍溪,风光旖旎,是一处避暑胜地。因古代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所以此处名曰“使君林”。每到炎热的三伏天,郑公悫便带领府中幕僚或文人雅客在使君林避暑雅集、吟诗诵文、歌舞饮酒。一日,郑公悫突发奇想,令人采摘新鲜大莲叶,倒入三升酒,以簪子刺破莲叶中间部分,使得莲叶和莲茎相通,并把莲茎弯曲成象鼻状,吸饮莲叶中的美酒,清香与美酒交融,清爽可口,沁人心脾。众人仿之,饮后顿觉一股清凉之气渗入肺腑、荡气回肠,都连称“妙哉”,并美其名曰“碧筒饮”。元代文学家陆文圭有诗描写此事:“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科。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叶底可能甘胜蜜,欲屡小苦是莲心。”

郑公悫的这个发明创造倍受文人雅士推崇,后传到民间,蔚然成风。人们也将碧筒饮称为“碧筒杯”“荷杯”“荷盏”,因荷叶茎管弯曲,颇似大象的鼻子,又被称作“象鼻杯”。在唐宋时期,用碧筒杯饮酒消暑成为一种时尚。唐代佚名诗人有《碧筒杯》诗云:“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白居易有“疏索柳花碗,寂寞荷叶杯”的诗句。据《浙江志·杭州府》记载:“宋代西湖闻名天下,七月以后,人多倾城纳凉,正值荷花盛开,芙蓉出水,天然好景,画工难摹,人们取荷叶注流,窍其心,曲其柄,屈茎轮菌好像象的鼻子一般,噏而饮之,放舟于蒲深柳密处,披襟钓水,月上始还。清供与美景互相映衬,互为一体,极富诗情画意。”欧阳修的《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描写道:“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宋代诗人陈宓也有《南康爱莲即事》诗云:“最是碧筒杯,晚凉可以饮。”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曾与朋友相聚,在西湖泛舟游览,兴之所至,作碧筒饮,吟诵诗文,苏轼有诗曰:“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据中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观点,夏季多吃些苦味的食物能清热解暑,对身体大有裨益,所以人们认为碧筒饮有养生功能。明代诗人乌斯道有诗云:“翠叶清宵作巨觞,碧云半卷出方塘。柔丝尚带冰蚕口,细窾遥通玉兔光。漏泻渴乌随点滴,汞摇丹鼎慎遮防。醉*飘荡三更后,自觉满身风露香。”

碧筒饮浪漫而高雅,又有消暑保健作用,倍受人们青睐。可是一到秋风萧瑟的季节,荷叶干枯,这一天然饮酒方式便无法再现,于是,仿制碧筒杯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民间用泥陶瓷器仿制,皇宫贵族用金、银、玉、犀等名贵材质制作碧筒杯。“绿觞卷高叶,醉吸清香度。酒泻正何如,风倾晓盘露。”这是明代诗人高启对碧筒饮的称赞。

在各种材质的碧筒杯中,尤以犀角雕刻的最为珍贵。随着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犀角流入中原渐多,犀角杯雕制工艺随之繁盛,脱颖而出一批刻犀名匠。明末清初无锡人尤通的犀角雕碧筒杯最为精致,可谓一杯难求。尤通,字雨源,艺名“直生”,他的雕刻技术为家传,以善刻犀(角)象(牙)竹玉精巧玩器扬名,为三吴之冠,尤其擅刻犀杯,得“尤犀杯”之誉。康熙皇帝因他的技艺精湛,将他征入内苑专为皇帝服务。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清代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碧筒杯),高10.6厘米,口径16.8-10.6厘米。杯以广角雕成杯口敞阔外撇的荷叶形,叶上筋脉生动。外壁下部镂刻荷花与微卷的小荷叶、蒲草,收束成把莲,并构成底座,平稳地架住杯身。杯内底有一洞与流相通,流口上翘。饮者托杯,不用倾斜,即可直接从流口吸入杯内之酒水。此杯造型别致,匠心独具,刻工精细,风格典雅清奇。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小小的碧筒杯不仅仅是一种饮酒器,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结合,具有美的追求和艺术欣赏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在民间生活中已见不到碧筒杯,只能在博物馆内见其身影。近几年,这一传承千年的雅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碧筒饮在济南大明湖等地以旅游体验的方式存在,让今人也能在夏日体验“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的美妙感受。

主播/后期剪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鲁青未了衍生于济南荷叶的碧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