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年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公示名单公布,家企业拟认定为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令人称奇的是,其中有64家企业来自济南,数量刚好过半。
“中国软件名城”,这就是济南的一张新名片。
相较于“泉城”“诗城”,“中国软件名城”这张相对较新的济南名片的普及程度要逊色不少,但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报告无不有力证实着它的“实至名归”。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全国最安全城市”“东亚文化之都”“国际花园城市”……近年来,低调内敛的济南仿佛成为国字号、国际性“新名片收割机”,擦亮一张张传统名片,斩获一张张全新名片,现实已经不允许济南再“低调”了。
“全国文明城市”的接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彰显着城市的内在气质。
近60万人次*员干部扎根基层,1.6万余个社区网格、4.2万余名网格员推动创建任务有效落实;泉城义警、市民巡访团等1.1万余支志愿服务队伍、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创城一线;全市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1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作为全国创建难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国字号”城市品牌,“全国文明城市”是济南这座城市最为看重的一张名片,也正是基于对“文明”的执著与坚守,一场“将文明创建进行到底”的全员接力进行至今,没有终点。
连续4年位列省会、副省级城市组别第一名,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四连冠”,济南步履不息,号角已然吹响,提出要“高水平建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向更高峰攀登,济南将前进的落脚点锚定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主攻市容市貌净化美化绿化攻坚行动、交通秩序整治攻坚行动、道路设施提升攻坚行动等10项重点任务,确保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未来已来,未来我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济南版答卷”需要你我共同写就,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的初心
时令已是中秋,闲暇时漫步于济南的大街小巷,静心品味着这座城市的从容与美好,80余年前老舍先生的那句“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不禁映入脑海。
于个人审美而言,所谓“美好”,或许只可是自定义概念,但对于一座城市“美好”与否的认定还需邀请这位城市中的每一位主人共同作答。年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济南以54.82%的幸福指数,高居36个大中城市第三,成功入围。
据了解,“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评选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其指标体系由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个一级指标及21个二级指标构成,调查方式是通过邮递员入户发放问卷和航空公司机上发放问卷,共13万个样本。
是什么让济南人“幸福感满满”?从21项二级指标的图谱中可以看到,医疗服务、教育质量、就业环境、创业环境等指标的名列前茅是济南收获“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实现华丽提升的主要原因。
“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担当
8月中旬,一则不大的法治新闻引起了笔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