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六 [复制链接]

1#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绪论第二节中医学基础知识

中医病理概论关于五行(上篇)

(二)关于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在人为五脏,在天为五星。《*帝内经》云:“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千字文》云:“天地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五行在人是五种格局,父母所与。内脏是五脏。五行者,地上五种物质与天上五大行星相关,受其影响故生。经云:“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如观星可以预报洪水,亦可以得知对五脏的影响。又如彗木相撞,则长江流域发红眼病。今知五行大冲(照地球最长,或行走转向)之时,对地面感应最强。

“五行”即心肝脾肺肾。董仲舒认为:五行可归纳为形声色气味,称大五行;其余称小五行。

五行首先是“五形”:金、木、水、火、土;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色:青、*、赤、白、黑;五气:臊、焦、腥、香、腐;五味:辛、甘、酸、苦、咸。故金木水火土为小五行,形声色气味为大五行。五行之论,周时已入档案,见于《周书·洪范·九畴》。

五行学说是生命起源的学问。《周书·洪范》引之,《左传》引之于五材。《周书·洪范》说五行与五脏人体生命相连,此乃商朝元老箕子的心得。历史也与五行有关。我们自称*帝子孙,实则我们更早的祖先应是炎帝。因中国别名震旦、赤县,知其属火也。

《炎*源流史》云:中国不止起于尧舜,应起于华胥氏,此是公元前40世纪。如木型人,身材细长,面不圆,性喜扶摇直上,遇打击则病,能直不能曲;火型人,鸭蛋脸,性急躁,不稳定;土型人,五短身材,肥厚,颈后有肉,性格保守,代人受过,不会投机;金型人,四方白脸,嘴平腮方;水型人,圆面黑面,目中有光,称水色,黑白分明。再依形声色气味大五行分类,可观察事物矣。

五声者,如《诗经》云:“木音可可”,角读gō,发音用唇齿舌鼻;徵音zhì,齿舌音;羽yù为唇音。如脾脏病,念宫-冬-通;肾脏病念羽,徵是振动心脏之音,商为肺音。五音亦可于发音位置推究唇、齿、鼻、喉、舌。

古人云:“木曰曲直作酸”。故木型人不可压制。凡瘦高面长色青者是。是人直言,应利导之。肝病则喜食醋,亦反酸。“火曰炎上作苦”,火型人尖面而红。“水曰润下作咸”,水型人黑面而圆。“金曰从革作辛”,其人面白而方,有决断性。“土曰稼穑作甘”,其人五短而*,面厚。

五行的关系有生克乘侮。相生者,如木生火,肝木可生。虚寒体质之人,欲改善之,当先调达肝气,如柴胡桂枝汤,即是木生火。条达木气,就可振奋心脏。如李东垣“升阳散火汤(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柴胡、生炙甘草、防风、生姜、大枣)”即调木气以散火之义。

火生土,如用桂枝强心,可以使脾胃正常。所谓“益火生土”,即小建中汤之义。幼儿若不吸吮手,脸色乌黑者,当益火生土,散寒则愿吃矣。小建中汤益火生土,可治疗小儿脾胃不调之面*肌瘦。

土生金,即所谓“扶土生金”,即肺虚病治脾胃法,补气滋阴,以肺为阴脏,应滋养之,如天地人膏(天冬、地*、人参,天冬、人参补肺、地*滋阴),琼玉膏(人参、茯苓、地*、白蜜)等,俱是此义。如肺结核,当用四君子加地*、山萸肉,培土以生金,勿令其咳破也。

金生水,欲令肾壮,先调其肺。若气下降则肾气足,气隔于上则血不下,故小腹冷,经络不通故。男科病,少腹冷,用柴胡桂枝汤加沉香、莱菔子,即金投于水之法。古云:金投于水,则水生发。故令肺气下降可治男女不孕症。水生木者,古云:滋水涵木。滋肾阴则木气缓,收敛肾阴可平肝气,如六味地*丸可降血压。

五行相克者,隔而克之。治疗时有隔一、隔二、隔三之说。中医称生克制化。中医当知生克制化。如肝炎即是木克土之疾,用扶土抑木之法。又如肾炎不尿,乃土克水也,当调土,整好胰脏则尿通,如柴胡桂枝意。生化者,不生者生生,不化者化化。

乘侮者,子欺母为侮,如火大伤肝。反克为乘,如大红胖子,土气太旺,则肝气衰。

五行学说,按它的诠真面貌而言,是古代医家通过古人所谓的“内景功夫”,并结合所谓“象天则地、远亲近择、取类比象、触类旁通”等法则,所获得的关于人体五脏生理、病理、医理、药理的一些“抽象”性的规律,所以它不是玄学。数千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并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家们常把它与古希腊“自然学派”,如泰勒斯(公元前—年),阿拉克西米尼(公元前—年),拉克里特(公元前—年),恩培克多克(公元前—年)等人所谓的“四大学说”(地、水、火、风)那种简单直观的认定相比拟,这是不全面的。在“四大学说”的指导下,西方至今没有孕育出任何一种像中医这样精深的生命科学。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五)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四)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三)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二)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连载(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