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勤是年文化部评选出来的22大影星之一。
他与电影的缘分从《边寨烽火》开始,在拍摄了《战火中的青春》后到达了演艺事业的高峰。
在出演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后,他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掌舵人。
在事业上庞学勤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是在生活中他却一度被命运安排成了苦情剧男主角。
庞学勤与妻子杨洸是一对志同道合的电影人,但对于他们的结合杨洸的父亲曾顾虑重重,并与庞学勤有一番交心的长谈。
面对准岳父的推心置腹,庞学勤立下誓言,这一生都会好好对待杨洸。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兑现诺言呢?请到他的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01
年,庞学勤出生在江苏省内一个名叫东坎的小镇上。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在成长中他见证了很多苦难的发生,也早早地锻炼出了独立干练的性格。
10岁那年,庞学勤就成了当地儿童团的团长,足以证明他在同龄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那时候庞学勤不止和同伴们一起贴标语、做宣传,也经常主动出击扰乱敌人视线。
几年后县里成立了自己的文工团,勤奋上进的庞学勤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彼时他也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却依然能被任命为副团长,带领团内一百多人在周遭演出。
年4月,庞学勤所在的县文工团被收编到新四军苏北文工团,他成为其中的主要团员。
在几年间里,这个文工团一直活跃在盐阜、苏北和华中等地区,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日思想,配合武装力量共同打击敌人。
庞学勤在团里也是一材多用,除了在大戏中出演角色外,他还是合唱队中的一员。
在紧张充实的工作中,两年的时间匆匆流逝。此时的庞学勤英姿勃发、积极上进,不仅加入了解放军,并且还入了党。
他也从一名基层团员成长为能力出众的指导员、创研组长,且还参加了年打响的淮海战役。
与如今每天埋头于繁重学业中的学子们相比,庞学勤那一代人的青少年时期过得实在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02
年,炮兵指导员庞学勤接到了组织上为他安排的新任务,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由此,庞学勤开始了他的电影事业。
在北京电影学院期间庞学勤结识了很多影坛新秀,也邂逅了一位靓丽的女同学,杨洸。
杨洸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长者,对女儿也是尽力培养。
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杨洸曾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员,专业素养非常出众。
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时常要参加舞会,这样的场合杨洸自然是如鱼得水,可部队出身的庞学勤却对此一窍不通。
就这样,杨洸成了庞学勤的舞蹈老师,一种情愫也开始在两人心中蔓延滋长。
在当时那个年代,学员谈恋爱是不被允许的,被发现了是会被开除的,所以庞学勤和杨洸谁也没有贸然行事。
一直到即将毕业的时候,身为男士的庞学勤才将杨洸约到了北海一处小桥附近,主动对心仪的对象表白了心意。
而杨洸虽然也柔情满面,却并没有马上答应他,她觉得自己应该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
庞学勤没有想到,就在见家长的过程中,他得知了一个关于杨洸的秘密。
03
在庞学勤的眼中,杨洸的父亲是一位很有修养的老人家。
见面之后他和庞学勤有过一次单独的谈话,在谈话中杨洸的父亲将女儿的情况透露给了庞学勤,希望他慎重地考虑两人之间的关系。
原来杨洸现在看起来很正常,但其实在青春期时她曾经有过患精神疾病的倾向。
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她的病情没有反复,可谁也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
这个不太好的消息让庞学勤感到很是意外,想想自己和杨洸几年的相处时光,他最终还是决定不放弃这个可爱的姑娘。
杨洸的父亲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拜托他今后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庞学勤一脸郑重地答应下来。
那时候火热的事业和爱情让庞学勤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根本不会想到脚下的路竟然那样崎岖难行。
热恋的日子生活总是甜蜜美好的,年杨洸在一次考核中获得了考官的赞美。
庞学勤为了给爱人庆祝,在家中切了一盘西红柿,撒上绵白糖,早早吊在井里冰镇上,等杨洸一回来他立刻把冰凉的西红柿端上来给她一个惊喜。
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一份糖拌西红柿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年,庞学勤和杨洸喜结连理,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次年,厄运降临。
那一年,杨洸正在拍摄影片《冰上姐妹》,剧组中有一个人得上了会传染的红眼病,包括杨洸在内的很多人都被传染上了。
为了不让眼睛影响拍摄进度,她使用了一种名叫可的松的激素类药物,没想到因为用量问题而引发了更严重的眼疾,视网膜周围炎。
这个病在当时是非常棘手的,杨洸被送到北京治疗,过程中需要往眼球里打针,她的视力几近失明,这让庞学勤很是心疼。
那对这对小夫妻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岁月。
04
自从杨洸去北京治病后,庞学勤就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
那段时间因为罕见的自然灾害,所以粮食方面非常紧缺。
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庞学勤所在的剧团会不时到渔场或者部队演出,对方则给演员们准备一些鱼和猪肉作为报酬。
每次庞学勤拿到自己的那一份鱼或肉都舍不得吃,他总是将食材处理好,然后做成易于保存的炸制品。
得知团里有谁要去北京,他就拜托人家帮忙给杨洸捎去。
偶然他有了空闲的时间,会立刻乘车去北京看妻子,庞学勤希望自己的意外现身能给杨洸带来惊喜,希望病中的妻子能开心一些。
杨洸这一失明就是4年,期间还要做很多次视力矫正手术,庞学勤生怕妻子因为干重活而引发眼睛出血。
所以他不仅在工作之余担起了家中里里外外的活计,到了北京也舍不得让妻子干一点活。
像是洗衣做饭、收拾房间,就连杨洸的内衣也都是庞学勤来洗。
年,在咨询了多个医生的建议得知怀孕对杨洸的眼病无害时,庞学勤夫妇将生子提上了日程。
次年,他们的大儿子出生了,庞学勤给儿子取名为庞好,他希望儿子的到来能给妻子来带病愈的希望。
或许老天也被庞学勤感动了吧!那之后杨洸的眼病确实有了一些改善。
几年后当小儿子出生时,庞学勤给他取名越字,寓意也是希望妻子的病能够越来越好。
两个儿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杨洸的病也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
05
那些年,庞学勤不仅呵护着妻子杨洸,在事业上他也很有一番作为。
早在年,他就凭借着在影片《战火中的青春》中饰演的雷振林一角而名声鹊起。
年,他与秦怡、陈强等人一同被文化部评为新中国的22大影星。
年,他还参演了经典影片《烈火中永生》,在片中他饰演了江姐的丈夫。
按照这个势头,杨洸眼病逐渐恢复后他本该在影坛上更加活跃,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一个对家庭来说更大的灾难发生了,杨洸的精神障碍复发了。
最初她只是变得沉默不爱说话,没多久就发展到了狂躁。
发病时她会对身边最亲的人下手,庞学勤不能和病人计较什么,只能默默承受。
当时庞学勤渐渐转到了幕后工作,后来还当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可无论在外面工作多忙,回到家他立刻变身成为全能丈夫。
做饭洗碗、唱着歌哄儿子们睡觉,当一家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候,他再悄悄爬起来洗衣服,看剧本。
每到周末等待庞学勤的不是大好的休闲时光,而是全家人脱下来的两大盆衣服。
有时候妻子的病情实在难以控制干扰了庞学勤工作,他会趁着两个孩子不在家医院里去。
杨洸走之前必然是一番挣扎,送走妻子后身心俱疲的庞学勤总免不了大哭一场。
这样的日子可以说是暗无天日的,但庞学勤却从来没有怨过妻子,也从来没想过放弃。
面对一个坚持执着、心有阳光的人,就连厄运也会被吓跑。在庞学勤的细心照顾下,杨洸的状态渐渐恢复如常。
从80年代到年杨洸患病去世这段时间里,庞学勤与她终于过上了一段寻常夫妻的平静生活。
这些历经苦难之后的新生,成了庞学勤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06
杨洸去世后庞学勤迟迟走不出失去亲人的悲痛,在那段时间里是懂事的大孙子陪在他的身边,一点一点拂去他心上的伤感。
父亲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庞学勤的两个儿子都看在眼里。
他们敬佩父亲,更心疼父亲,两兄弟不希望父亲操劳了半生,老了还要品味孤独。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心中渐渐成型,他们要为父亲寻找一个谈得来的老伴,而曾与他们家有着多年交情的高山英子,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高山英子早年曾在长春居住,是庞学勤夫妻的邻居,她与杨洸关系非常不错。
后来她因故离开了长春,去往了日本。几番辗转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联系。
杨洸去世一段时间后,庞学勤的小儿子找到了高山英子的联系方式,得知好姐妹已经故去,高山英子十分伤感。
她将慰问的电话打给了庞学勤,老友失联多年再次联系上,彼此心中自然百般感慨。
他们见了面,一口气畅聊了好几个小时。心也慢慢拉近了。
在儿子们的支持下,年过70的庞学勤鼓起勇气对高山英子挑明了心中的想法,高山英子虽然心中有些顾虑,但最终她还是接受了他。
有了高山英子的陪伴,庞学勤的晚年生活变得不再形单影只。
年10月12日,在这个世界上尝尽了苦难,也收获过幸福的庞学勤永远的离开了。
他到底有没有遵守曾经对老岳父许下的诺言呢?
答案显而易见。
很多很多年前,还未得势的刘秀曾发出过“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叹,看过今天的故事,大概也会有人萌发出嫁人当嫁庞学勤的念头。
这世上的男人千千万万,但如此知冷暖、有担当的男人实在是太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