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省会南大门以山泉湖形象惊艳亮相 [复制链接]

1#


  □记者吴荣欣常青报道
  济南绕城高速市中收费站广场夜景。


  □本报记者吴荣欣常青


  7月1日晚,在济南南部最大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济南绕城高速市中收费站,省会“南大门”以“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全新形象惊艳亮相。这个收费站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供司乘人员休息的休闲吧,有“全球购”货品无人超市,还于年实现全年碳中和,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的收费站。


  一看就知道到了泉城济南


  在收费站,记者看到12根支柱环绕着72个蓝色“光圈”,“光圈”不断向上涌动,仿佛“72名泉”就在眼前;在收费岗亭,34枚水纹灯自下而上将水波纹投射到收费站雨棚底部,营造出大明湖波光粼粼的灵动景象;雨棚顶部的造型灯光将千佛山勾勒其中,青山巍巍、古韵悠悠。


  “这样的收费站让人眼前一亮,一看就知道到泉城济南了!”一位过路司机说。车上的乘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感叹济南的夜晚越来越美。


  不仅形象靓丽,市中收费站从功能上也不再是传统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在这里你可以品一杯咖啡,享受休闲时光;选一本喜欢的书,独享几分内心的宁静;到无人超市买几件“全球购”货品,为亲友带回自己的心意……


  山东高速集团助力省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实施济南市中收费站外部形象与服务功能的改造升级,精准定位、提升品质、完善业态,塑造优质高效的高速服务新品牌,打造“山高文化”与“泉城文化”相融合的省会新名片。


  收费站竟可以是这样的


  “高速公路收费站可以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高速运营者一直自问的问题。”山东高速济南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强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收费站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在确保收费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周到的服务体验,成为高速运营单位奋斗的目标。


  自年起,为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创效能力,山东高速集团创新资产经营模式,依托济南绕城高速市中收费站开展“新型收费站”建设试点,推动传统收费站转型升级。


  山东高速济南发展公司立足省会区域特色,以“为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为目标,创新实施收费站升级改造工程,将原来的便民服务室改造为“泉心服务”休闲吧,除了可供司乘人员休息外,还设置了山东高速欧亚班列“全球购”商品展示区,利用设备仓库改建了篮球、羽毛球一体化“泉心”运动馆,运动馆外侧、生态绿廊分别绘制了“路”文化、“湖”文化主题彩绘——收费站在这里打破了传统。


  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在“泉心服务”休闲吧外的停车场,青岛的陈先生正在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他从青岛来济南,错过了进服务区充电,正担心汽车电量不足,在地图上搜了一下附近的充电桩,惊喜地发现竟然在下高速的市中收费站就有。陈先生说:“收费站设充电桩对我们这些外地司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省去了到市区找充电桩的麻烦。”


  济南发展公司积极响应济南市《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政策》,率先在市中收费站布局了新能源充电桩,下一步,还将增设自动洗车机,满足途经收费站车辆的多种需求。


  国内首个碳中和收费站


  随着灯光点亮,站在“泉心服务”休闲吧观景台前,整个收费站变得流光溢彩,展现济南特色的山、泉、湖尽收眼底。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如此灯光秀是否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对于这样的疑问,市中收费站改造项目负责人济南发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源远介绍,山东高速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自主研发了“光、充、储、荷”一体化智慧微电网系统,在市中收费站开展综合用能改造及系统应用试点,并于年实现全年碳中和,成为国内首个碳中和收费站。


  “这套微电网系统运营期可达25年,预计发电量万度,可节约标准煤吨,不仅完全满足市中收费站用电需求,降低生产耗能,结余电量还可以并入国家电网,为城市用电提供储备。”何源远说。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