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的老街古巷对于济南来说,
是老城区的血脉,记录着老济南的过往今昔。
这些老街巷,
积淀着济南这座北方古城的历史文化精华。
当你路过这些老街老巷时,
看着家家户户染上岁月的老房子,
目光流连在白墙青瓦之间,
就会体会到老济南的历史韵味。
芙蓉街
摄影:董点摄影
芙蓉街南起泉城路,北通府学文庙,是古城济南的老商业街。一直到19世纪中叶,芙蓉街连同曲水亭街片区是济南府最繁华毓秀之地,清泉长流,商贾聚居,多有豪门大宅。
明清时期芙蓉街四周多是巡院、都司、布政司、贡院和府学衙门,众多商家来此开店营业。著名的瑞蚨祥布店,“一珊号”眼镜店,“文升行”商店,以及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许德一等人开办的教育图书社……芙蓉街一度成为经营文房四宝、乐器文教用品、古玩字画以及印刷业为主的商业街,还聚集了刻字、铜锡器、乐器、服装鞋帽小吃店等店铺作坊,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芙蓉街开始从单一的文化街向文化、商贸并行发展过渡,逐步走上了异常兴盛的阶段。
芙蓉街承载了悠久而灿烂的泉城文化,成为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街巷之一。
翔凤巷
翔凤巷东起平泉胡同,西止芙蓉街,长约米。翔凤巷最窄的地方宽度仅为80厘米,可以说是济南最窄的一条小巷。
它的名字颇有来历,相传附近一系类胡同,都是在明清初时逐渐形成的,那时巷子东段两侧盖房,因墙壁隔得太近怕走不开人,所以两户人家提出各自“让一让”,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宽度,人们便把小巷成为“让让巷”,又由于小巷形同两栋房子的墙缝,一段时间后改称“墙缝巷”,后取其谐音称“翔凤巷”,取其凤凰来翔之意,街中一间房的墙上,仍嵌着清咸丰元年“翔凤巷”的刻石。
王府池子街
摄影:董点摄影
王府池子街东起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北抵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长两百米。
摄影:董点摄影
王府池子街得名于王府池子,王府池子位于街西侧,是处著名的泉池。王府池子原位于王府之外,后又进入王府,再后又被析出王府。王府池子属于珍珠泉泉群,北魏时期,此地的美景便为许多文人学士所青睐,这些人常聚于池畔,作“曲水流觞”之饮,并将此处誉称“流杯池”。
起凤桥街
起凤桥街东起西更道街,西止芙蓉街,全长约米。
街不长,有两条泉眼和一座石桥,其中之一的腾蛟泉位于起凤桥街与王府池子街交叉巷口,而起凤泉在该街的9号院内。起凤泉早已有之,但得名时间却不长。
摄影:李锋
起凤桥街,容易让人忘却了这是北国风光。老残曾盛赞济南“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淙淙的泉水奔流不息,尤其秋季盛水期,清澈见底的泉水穿堂过户,潺潺地流着,日夜不停。
泉流中的水草顺着水流飘忽舒卷,水在桥下流,人在桥上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成为老泉城泉边风韵的代表作之一。清清的泉水、绿绿的水草、白墙灰瓦的老房,有一种远离俗世超然与静美。
西更道街
摄影:王啸
西更道街北起曲水亭街,南止芙蓉巷,石板路,总长多米,为古时打更时所走之街,故得名。
西更道街紧挨着珍珠泉大院,珍珠泉畔历代都是官衙府邸。北宋时的曾巩其府邸,即在此附近,靠近百花洲一带。金末元初为山东行省兼兵马都元帅张荣府邸,后来明德王朱见漭在此建德王府,清代的巡抚公署也在此处。
西更道街最早收录在民国十三年(年)编纂的《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此街原为明代德王府的一部分,后来才渐渐形成。
刘氏泉在西更道街北首,与曲水亭街交汇处,路西小河东岸。刘氏泉也属于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之一。远在金代《名泉碑》中就记载了它,明代永乐年间晏璧的七十二泉诗中就有歌颂它的诗句:“泉名刘氏果何人?千载风流数伯伦;天产酿泉清可掬,松花满泛瓮头春。”明代德庄王朱见潾在珍珠泉泉区修建德藩王宫时,专门把它被圈在府中,到了清初在德王府旧址上建巡抚衙门时,它才被划出。
涌泉胡同
涌泉胡同东起曲水亭街,西至于东花墙子街,街长十六米。
与曲水亭街相连,有不少毛细血管一样的小巷,这些小巷大都短而窄,是名副其实的小巷子。但他们对于明府城的血脉流通是必不可少的,各有特色和人文气息。
涌泉胡同便是富有人文特色的老街之一。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老济南人吃水全靠泉水和泉井,因此出现了卖水的行当,水夫天天走街串巷,水花不断打湿石板路,生出了一条条水胡同。泉水之恩,涌泉相报。
短短的小胡同,却给人无限幽深的感觉,仿佛古老的历史在延展着街巷的长度。
鞭指巷
鞭指巷,它北起双忠祠街,南止泉城路,东邻省府前街,西邻高都司巷。这里依然保留了众多参差不齐的小四合院及古建筑,至今依稀可以从门口的石雕、石阶及瓦片中看到当年繁华的模样。据说巷名起源于当年乾隆皇帝南巡,途径济南府时跨马执鞭一问:“此乃何巷?"随行大学士妙答:“鞭指巷”。
摄影:李锋
鞭指巷南头的东侧现存有“泰运昌辰”旧址,石质拱券形的临街门楼坐东朝西,上有砖砌女儿墙,正中镶嵌着一块刻有“泰运昌辰”四个大字的石匾,为近代书画家胡柏年于年3月所书,门楼顶覆小灰瓦、花脊。内院为四合院,迎门是一座影壁墙,原有二进门,现已被拆除。院内北屋为一座二层楼房,上下共10间,东西厢房各3间,均为砖石结构,木质梁架,门窗均为砖砌拱券形。房屋均小灰瓦覆顶,花脊。“泰运昌辰”旧址原为济南盐商世家、近代著名书画家关友声家族所有。
摄影:李锋
鞭指巷北头还有一座“状元府”(今巷内9号、11号大院),主人陈冕。据考这所大院由陈冕的祖父陈显彝建造,陈显彝曾任山东盐运使,山东候补道,登、莱、青州兵备道。其父陈恩寿,曾任山东莱阳县、长清县县令。陈冕出身于晚清官宦之家,陈冕出生前,其父受众人赠送精致官帽一顶,祝后人成材,故生子名冕,字冠生。
摄影:李锋
状元府是济南老城里一处遗存最好的、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它恢宏高深,气度非凡,集砖、石、木雕于一体,雕刻精湛,布局方式为老济南四合院布局。如今,状元府已被纳入济南历史建筑名录,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悉心保护。
金菊巷
金菊巷西起芙蓉街,东到平泉胡同,南邻就是号称济南最窄胡同的翔凤巷。小巷全长不过余米,但对于老城区来说,它的名气却不小。
这条小巷里,曾经诞生了至少三家老字号店,一是鲁菜餐饮名店燕喜堂饭庄,二是咸宜钱庄,三是英华斋装裱店。
年3月,在济南很有名气的燕喜堂饭店在巷内开业。燕喜堂是做鲁菜的好手,是济南的老字号。牌匾上的字还是臧克家写的。燕喜堂建立于年3月,时值南燕北归时节,便得此雅号。金菊巷5号和7号院是咸宜钱庄,是这条巷子中建筑最为精美的宅子。5号门临街,正门为青砖黑瓦的门楼。入门为照壁,向左进院后为砖石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洋楼,楼后还有5个小型四合院。
东花墙子街
东花墙子街,全长不足米,却幽静文艺,又蕴含丰富历史底蕴。
摄影:王琴
济南府学文庙曾经是济南乃至山东的文化教育中心,它的院墙也别具美感和文化气息,灰砖堆砌且呈镂空图案花样,被称为“花墙子”。
府学文庙所坐落的街道,便因此被称作“东花墙子街”。
摄影:邵凯
透过墙上的镂空图案看远方的风景,好似一幅精巧的画作,每走一步,就是一幅新画,颇有移步易景之感。
或许很多来济南游玩的游客都在不经意间走过这条街,它南连芙蓉街,北至辘轳把子街,向南可到济南久负盛名的芙蓉街,往北可以顺曲水亭街行至大明湖。
摄影:王啸
东花墙子街的青石道路,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府学文庙,无一不流露出济南的韵味与历史的风采。
曲水亭街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小桥流水,泉城风韵,济南的情调,都留在了这里。
摄影:李锋
街中流水潺潺,水边随风摇曳着垂柳,青瓦白墙的四合院鳞次展开,斑驳沧桑,里面还常传来“老师儿”等地道亲切的济南话。
安静恰似江南一隅,喧嚣犹如热闹的北方街市,静动都别有一番风味。
摄影:李锋
如今的曲水亭街热闹非凡,道路两侧还多了咖啡屋等文艺清新的元素,我们由此也感受到新时代赋予曲水亭街的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