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寥天一鹤翔高眼,
霜洗云山待我来。
今古铺成兴慨地,
几人清梦月中回。
这是明末诗人王象春所著《齐音》中的第一首诗《初至济》。
诗中,王象春以寥天一鹤自喻,说自己翔飞在天,从高处周览济南的湖山胜迹、古今人物与风俗习尚,兴慨古今,写下不朽之作《齐音》。
就《齐音》对于济南山川的审美把握,就《齐音》所达到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高度看,这个比喻很准确、很贴切。
王象春(—),字季木,别号鹊湖居士,明代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人。清初大诗人王士禛从祖。出身世代官宦之家。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即榜眼)。中进士后尚未授职,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无辜受牵连入科场案被降职任用。后赴京任上林苑典簿,迁南京大理寺评事,升寺正,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调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升吏部考功司郎中。虽鄙视冠带而克尽厥职。
摄影:邵凯
王象春梗直傲兀,刚肠疾恶,跌宕使气,他抗论士大夫邪正,*论异同,无所顾忌。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奏劾权阉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请明正典刑。当杨涟劾魏忠贤的疏稿传到南京,王象春激动异常。他认为这是天地间第一大文章,赞赏不绝。他细加密圈,写了评语和跋,由其弟子何永泓雕版传布,以彰魏阉之罪。
以此,王象春被指目为东林*人。天启中,为阉*所劾谪出,后归田。于崇祯四年()遭孔有德叛*洗劫,兄侄惨死。崇祯五年()十二月,王象春怀一腔孤愤,满腹心酸,含恨长逝。
摄影:李锋
王象春才高八斗,其诗豪放奔轶,磅礴大气。他最为人称道的诗是《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入关又纵阿房炬,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玦三提王不语,鼎上杯羹弃翁姥,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该诗论说刘邦、项羽之优劣,通过他们的事迹对比着写。这既公道又全面。
首三句言兵入咸阳,褒刘贬项;中三句言鸿门宴与广武之战,褒项贬刘;后三句言虞姬、戚氏事,项与刘并贬之。实为不偏不倚,别开生面。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题项王庙》一篇……比于谢参*《鸿门》作,更觉遒炼……此非邪师外道之传也。”(钱谦益尝贬王诗为“如西域波罗门教邪师外道”。)
王士禛《渔洋诗话》评曰:“古今判刘、项,无此雄快。”
王象春《齐音》作于他因科场案被降职任用之后。
遭此打击,王象春对仕途心灰意冷,遂回到故乡新城,不想适遭遇明末万历乙卯、丙辰间山东大旱,所以不得不易产出走,先后到过沂、沛,又北返兖州。于万历四十四年()来到济南。
王象春先是住在大明湖南岸、鹊华桥以西、孟醇的滨湖园亭里,继又购得明代大诗人李攀龙的湖上白雪楼居住下来,其间还修了一座问山亭。他在济南居住了一年的时间,暇时与友人如刘亮采等共游湖泉,谈诗论文;他还探访城乡耆老,探问济南的名胜古迹轶闻旧事,并据此写出《齐音》一书。
《齐音》,又名《济南百咏》。它名曰“百咏”,实际收录七绝一百零七首。每首诗后,系以笺注。
关于此书的价值,已故著名学者严薇青先生所言最为精到。他说:过去历史上记述和吟咏济南或历下名胜、古迹、风土、人物的专著不为少见,“其中既能描述济垣景物,又有文献可征,特别是直抒作者胸臆,渗透作者孤愤,并能从中看出作者的识见和素养的,自当以明人王象春《齐音》为巨擘。”(参见《齐音序》济南出版社年版)
作为济南人,王象春的“识见和素养”,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他对于济南山水的审美发现上。
王象春深爱济南,他称济南:“此邦信美,又吾土也。”(见《齐音引》)而且,他对于诗歌创作尤其山水诗有着深厚的造诣。好友张延登称其:“素豪于诗,雅好山水。”这都为他创作《齐音》备足了条件。应该说,《齐音》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齐音》的历史认识价值,张延登称其可以作为济南的地方史志来读,他说:“况历旧无专志,今《百咏》所载千秋得失之林备矣。”
然而,在笔者看来,《齐音》的最高价值,仍然在于他对于济南山水以及人文价值的独特发掘与发现,他有诸多的论述高屋建瓴,甚至振聋发聩。而且,这对济南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专意王象春对于济南山水价值的独特发掘与发现,人文篇尚有另文。以下分述之。
之一:“水自内而外出者,天下唯济城己耳”
——济南泉“内出泉”独特价值的发现与阐述
“水自内而外出者,天下唯济城己耳”,这段出自《齐音·灰包泉》的(王象春笺注)话语,堪称深中肯綮、一言中的,它深刻阐明了济南泉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
这就是,济南是全国唯一一座从城里向城外涌流泉水的城市。
我国城市的泉,多在郊外或山林地带。如杭州的虎跑泉在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下,居市区约有五公里;无锡的惠山泉在江苏无锡市的惠山山麓;北京的玉泉在西山东麓,亦居市区较远。(市区偶有泉池,亦不过一两处而已)。此种情况,属于泉在山上或野外,与城市毫无干涉,相对于城市来说,我们可称其为“城外泉”或“山野泉”。
另一种情况是,将泉水由远离城市的山野引入城市,打造水城,如云南丽江便是。此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引泉”。
其他如诸多依据运河水造就的江南水乡如乌镇等,因不是泉水,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唯有济南的泉主要涌现于市区。在济南旧城区仅2.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集中出露了上百处泉水。这实在是一桩海内奇观。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和论述。除了上述王象春在《齐音》中的论述,又如明人晏璧:“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参见《济南七十二泉诗序》)等等,不一而足。此种“水自内而外出”的泉水涌流情况,我们可以将此命名为“内出泉”或“城内泉”。
济南城内,泉水到处都有;泉水就在自己家里,而且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泉在城内,便是济南雅称“泉城”的根本原因,又因为此种景象天下罕见,故又称“天下泉城”也。
“内出泉”或曰“城内泉”,又造就济南自然、文化的两大特征。
其一:至纯至净、温润中和的自然景观。
其二:城内的“家泉”造就了济南人与泉水相依为命、相生共存的永恒图景与文化景观。
清人张埙诗:“一城士女在一水,他郡无此风光饶”,殆此之谓也。
枕水听泉,方水而居,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甚至,泉涌泉落,水高水低,都时刻牵动着济南老百姓的心。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这泉水早已成了老百姓的家族成员,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丝,只有济南人看得懂其中的内涵与深意。
济南泉水,其最为深厚的根源,在乎民间。
作者:侯林侯环
来源:风香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