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睡前关灯玩手机对眼睛危害有多大教你正 [复制链接]

1#

这里是知科技,每日都会分享实用知识!一秒我吧!

++,每日不停更新!

一、为什么玩手机伤眼睛

手机屏幕和阅读图书都是近距离用眼的行为,但一个伤害眼睛,另一个不伤害眼睛。可以看出,手机屏幕伤害眼睛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近距离使用眼睛。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屏幕跟图书产生的光源的不同,屏幕上的光以直射光的形式照射到眼睛,而图书上的光则是常见的太阳光以反射光的形式照射到眼睛。许多人认为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我们可以得知,直射光的强度接近30Klx,而纸质图书反射光的强度仅仅只有lx。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直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了,你还认为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不同吗?

但是,不仅是屏幕上的光线比自然光更刺眼。屏幕的背景通常是蓝光,这对视网膜非常有害,特别是短波蓝光进入眼内,诱导脂质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并攻击光感受器细胞,导致细胞凋亡,视网膜视功能下降,同时激活近视相关因子,使得眼轴伸长,进一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当这些射线继续进入眼睛时,损害就会累积。而五颜六色的颜色和高频闪烁的屏幕会使光线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

此外,还有一个小细节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这并不是故意的,当你专注地盯着屏幕时,你眨眼的次数会明显减少。我们平均每分钟眨眼15到20次,而盯着屏幕的眨眼的速度只有前者的一半。虽然眨眼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它带来的好处是不可忽视的。上下眼睑轻轻触碰的那一刻,泪水均匀地传遍角膜和结膜,一方面保持眼睛湿润,另一方面“刷”掉细菌和灰尘。如果你眨得少一点,你的眼泪就会随着你睁大眼睛而悄然蒸发。是的,这就是你感觉眼睛干燥的原因,如果没有及时缓解的话,眼睛会因为太过于干燥而发红,像得了红眼病一样。

二、挑选什么样的手机屏幕,对眼睛伤害小一些?

手机屏幕主要有五个方面:显示技术、亮度、对比度、色彩、刷新率。

1.显示技术:LCD和OLED是目前主流的两大屏幕技术,你看到的所有手机几乎都是采用了这两种其中的一种。而像IPS、AMOLED、SuperAMOLED这一类的叫法则是基于这两种基本技术和材质的增强技术。

(图源网络,侵删)

2.亮度:屏幕发光强度的指标。亮度是越亮越好,高低可调,能够在阳光下能看得清楚,如果屏幕亮度低,就看不到了。

3.对比度:是指屏幕黑色与白色的亮度之比。对比度越高,黑色就越低沉,白色也会更明亮。而相应的其他色彩都会更鲜明艳丽。

4.色彩:色彩有好几个指标,一个是色彩的区域,称为色域,色域是一个颜色的范围,就是说屏幕能够显示现实世界中色彩的范围大小。

(图源网络,侵删)

另外一个是色数,色数是一部手机屏幕能够显示最大色彩的数量。色彩数量越多,色阶过渡就越细腻,可显示的色彩就越丰富。我们平常会看到8位色、16位色、24位色、32位色,24位色被称为真彩色,它可以达到人眼分辨的极限。最后是色准,色准就是色彩标准的意思,屏幕的色彩应该符合国际色彩体系的标准,颜色没有偏差。

虽然说了这么多。然而关于色彩这些参数,其实好多都是人肉眼无法分辨的[摊手],所以就给屏幕好坏的判断带来了难度,不过,色彩好的屏幕看上去一定是很舒服很细腻很清晰的。

所以,我们平常说屏幕的色彩好不好,就是综合了这三项指标后做出的判断,色域大、发色数多、色准好的屏幕就是色彩好的屏幕。

5.刷新率:其实动画的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快速翻动的定格画面,所以刷新率越高,画面就会更流畅。

简单明确来说,手机屏幕损伤眼睛的原因主要有2个:蓝光、频闪

蓝光:自然界中有很多不同的波长,人眼会识别不同的颜色。蓝光波长处于nm-nm之间的相对较高能量光线对人眼有害,也是蓝光损伤的主要原因。在手机屏幕中,无论是主动发光的OLED,还是被动发光的LCD,都会辐射出波长为—纳米的短波蓝光。所以蓝光是无法避免的,有的厂商在手机功能里添加了护眼模式,也有的用户使用蓝光膜,蓝光眼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过滤掉一部分蓝光。

频闪:频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屏幕闪烁而伤眼。频闪虽然肉眼不可见,但会刺激神经,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出现流眼泪,头痛等问题。而频闪与手机的调光方式有关,目前智能手机屏幕常用的3种调光方式是:DC调光、PWM调光、DC+PWM混合调光

DC调光:DC直流调光的原理源于"功率=电压*电流"这个公式,即通过调整屏幕电压或电流来改变手机屏幕的亮度。DC调光的优点是不闪屏,比较绿色。

PWM调光:PWM调光方案并不依靠改变功率,而是一种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屏幕进行一定频率的"亮→灭→亮→灭"交替闪烁,通过调整"亮"和"灭"的时间比例,实现屏幕亮度调节。

在这个过程中屏幕并没有真正的变暗或变亮。而是缩短亮屏时间,利用人眼存在视觉暂留现象,给眼睛一种屏幕好像变暗了的错觉。

在PWM调光过程中,如果这个屏幕每秒闪次,那PWM频闪的频率就是Hz。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指出LED频闪会造成眼压升高、偏头痛或光敏性疾病等,低健康风险的频闪范围应该在Hz以上。

DC+PWM混合调光:还有一种方式是DC+PWM混合调光。在高亮度下选择DC调光,只有当亮度低于某个阈值后才转为PWM调光模式。两者混搭使用,算是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

不论是之前的LCD还是OLED,其最核心的诉求都是保护眼睛。DC调光通过调整屏幕电压或电流,也就是改变功率的方式来控制显示亮度。在LCD屏幕上直接调节背光板的亮度即可,因此可以轻松实现全局DC调光。OLED没有背光板,每个像素都是独立发光。如果直接调节功率,在低亮度下就会出现颜色不均、显色不准等问题,所以采用了PWM调光。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手机里,LCD——基本采用DC调光方式,OLED——基本采用PWM调光或混合调光。虽然两种调光方式各有优势,但从护眼的角度来说,还是采用全局DC调光的LCD更加健康。

三、玩手机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减小对眼睛的伤害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5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使用时长为11.4分钟,人均每天接触平板电脑的时长为9.73分钟。但大部分网民认为这个时间有点保守,将一些基本不上网的网民也概括了进去。就按照小编身边的数据来看,当代年轻人使用屏幕的时间基本都在8小时以上,甚至有些达到了12小时。为了我们的视力而告别电子屏幕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努力保持我们的眼睛健康,减少对眼睛的损害。例如,遵循“20-20-20”护眼法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需要休息20秒,向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草地、绿树或其他物体眺望。这是为了让你的眼部肌肉放松,避免持续的眼部疲劳。让你的眼睛向窗外看也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自然光相对柔和,不会太刺激视网膜。

“20-20-20”护眼法则对缓解消除眼睛疲劳,预防近视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说眼睛近视的度数就一定不会增加。因为造成近视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光线、使用姿势等等也会造成近视。日常生活中,除了坚持遵循“20-20-20”护眼法则,也应该避免其他因素的发生造成近视。比如使用正确的姿势玩电脑手机,眼睛与电子屏幕的距离不能太近,最好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等。

此外,“20-20-20”护眼法则对于真性近视、眼轴变长的人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所以如果反复出现眼睛畏光、刺痛、多泪及视物模糊等情况,医院做全面的眼科检查。

这里是

知科技APP,一个只写实用知识的作者。

往期回顾:

如何长时间保存重要数据?拒绝U盘,拒绝网盘

「DIY组装电脑推荐」配置知识大全+配置清单推荐(值得收藏)

如果能帮到你,就请一定我再走~

这么有用的我,老铁们一下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