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莞某公司一职工确诊感染输入性寨卡病毒, [复制链接]

1#

2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我国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该病例为男性,今年34岁,是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委内瑞拉为寨卡病*疫情发生国)。

广东省卫计委组织专家研判认为,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但广东存在寨卡病*输入风险,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应高度
  患者曾途经香港和深圳


  据了解,该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6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


  2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当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病例为疑似寨卡病*感染病例并上报国家卫计委,同时于当晚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

2月9日,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目前,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分别组织专家对输入病例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寨卡病*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江西省不属于伊蚊主要分布地区,目前正值冬末春初,尚未发现蚊媒活动,广东省近期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广东部署防范寨卡病*


  尽管目前寨卡病*在广东的传播、扩散风险极低,但广东省卫计委已部署防范寨卡病*。


  具体的措施包括:做好检测技术、防蚊灭蚊和临床救治的准备工作,严防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与检验检疫、旅游、商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信息通报,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出境游客和务工人员的健康宣传指导;认真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通过突击性治理和经常性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蚊媒孳生地;做好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专家提示,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

寨卡病*是什么*? 

寨卡病*病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病*性疾病,其症状主要为发烧、皮疹、结膜炎、肌肉或关节疼痛和疲惫,并且可能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存在潜在关联,是目前引发国际
  相关链接


  1为何会染上寨卡病*?


  人们会在被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之后染上寨卡病*——这一蚊虫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热病的蚊子类型相同。


  2寨卡病*病有何症状?


  寨卡病*往往会引起轻微病症。人们在受到感染的蚊子叮咬后几天内会出现症状,多数寨卡病*病病人会出现轻微发热和皮疹。另有一些人可能还会出现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感。这些症状通常在2-7天后消失。


  3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防范寨卡病*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就要使用驱虫剂;穿戴可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孳生的地方。

感谢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