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断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15/4473339.html《白鲜皮篇》
02皮肤发*
有个病人不明原因,突然出现周身皮肤发*,医院里一检查,肝胆都没有什么问题。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就没法下手治疗,他便来找中医。
老先生便说,为什么皮肤会发*呢?小指月说,*加所得,从湿得之,湿郁热蒸,所以发*。
老先生又说,那你怎么判断他是湿热熏蒸呢?小指月说,脾主湿,又主四肢,这病人腿脚屈伸不利,走路沉重,这是湿性下注,湿留四肢。
老先生又说,还有呢?小指月说,舌红苔*,脉濡数,尿有热赤,这都是一派脾虚湿盛,湿热郁蒸之象,《*帝内经》叫做,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也。
老先生点点头问病人说,你是住在哪里的呢?这病人苦闷地说,我住在一间地下室。老先生说,为什么不住高一点的呢?这病人说,就那里租房最便宜,我要省点钱,给娃子读书。
老先生说,不能因为省钱把身体搞坏,这样得了病后,花更多钱,反而得不偿失。你这身体的湿邪跟久住在低洼之地,潮湿之所是分不开的。多出点小钱,找间环境好一点的,通风透光强点的,这样自己身体少病,娃子也开心,读起书来也更起劲。
这病人听后点点头,确实为了省钱去住地下车库,这样得了病,又要花钱吃苦实在不值得啊!
然后老先生便说,指月,哪味药是退*专药?小指月说,茵陈乃治*专药。老先生说,没错,茵陈可以退脏腑里的湿热*邪,但还缺一味药,要把皮肤外面的湿热*浊也收下去。小指月说,我知道了,就是白鲜皮。
老先生说,为什么呢?小指月说,爷爷前面说过,白鲜皮气味膻烈,能通上彻下,无微不至,凡皮肉筋脉里头伏藏的湿*,这白鲜皮都可以到达,然后把它们搜刮下来。这样湿热从小便膀胱排出,皮肤的*浊,也就是浊阴之色,就会慢慢变淡。老先生点点头。
这病人回去就用白鲜皮配茵陈蒿煎服,就吃了五天,花费不过几块钱,身上的不明原因泛*之症,便像退潮一样退掉了。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药性论》曰,治一切热*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酒*、急*、谷*、劳*等。
《沈氏尊生书》曰,白鲜皮汤治痫*:白鲜皮、茵陈蒿各等分。水二钟煎服,日二服。
《本草纲目》曰,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白鲜皮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用于湿热疮*,*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疸尿赤。
中医故事——《知母篇》1(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中医故事——《知母篇》2(一片孝心在药壶)
中医故事——《知母篇》3(知母泻无根之肾火)
中医故事——《*芩篇》01(*芩泻肺火而最妙)
中医故事——《*芩篇》02(降膈上烟酒热痰)
中医故事——《*芩篇》03(源清流自洁)
中医故事——《*芩篇》04(下痢脓血粘稠=痰热浊阴)
中医故事——《*连篇》01(直折心火上炎)
中医故事——《*连篇》02(口舌生疮漱口方)
中医故事——《*连篇》03(*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连篇》03(*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连篇》04(水升火降交泰丸)
中医故事——《*连篇》05(滞下如金丸)
中医故事——《*连篇》06(*连为病目之仙药)
中医故事——《*连篇》07(苏连饮治呕恶不止)
中医故事——《*连篇》08(寒热一调,顽病可消)
中医故事——《*连篇》09(治水火烫伤)
中医故事——《*连篇》10(口舌生疮)
中医故事——《*柏篇》1(多吃素少吃肉)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1(胆经郁热头角痛)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2(肝经湿热尿血)
中医故事——《秦皮篇》1(外洗治疗红眼病)
中医故事——《秦皮篇》2(秦皮止热痢)
中医故事——《苦参篇》1(利湿不忘补气)
中医故事——《苦参篇》2(遍身疮痒湿疹)
中医故事——《苦参篇》3(重用治狂躁)
中医故事——《白鲜皮篇》1(皮肤科专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