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 [复制链接]

1#

3、知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有一商人名文安,娶一个妻子叫吴敏,夫妻之间感情和美。


  吴敏也心性聪敏,善于打理家务,唯一一点让文安头疼的就是这妻子吴敏跟母亲婆媳之间经常有口角。


  因为每次婆媳二人都在他面前相互讲对方的不是,搞得文安倾向哪一边都不好。


  媳妇说,婆婆什么都管,搞得她好不自在。


  婆婆说,媳妇不知节俭,太过奢侈。


  这让文安左右为难。


  而这吴敏有一回跟婆婆争吵了半个多月,大家都互不说话,吴敏气在胸中,非常郁闷,几天都烦躁失眠,然后感到咽干口燥,就咳嗽起来。


  老咳十多天都没好,而且咳到晚上都没法睡好。


  不得已之下,文安只好带吴敏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听完他们家里的前因后果后,感慨地说,家庭不调和,是百病之源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家庭的各个成员之间要保持相互关切的和谐状态,如果一有不和不快,就马上要说出来,解决了,如果没有解决,那么年长月久,就会因此而患上难治的疾病。


  比如有人长期气滞,就会胸闷,乳腺增生,甚至胃痛,诸如此类的疾患,都需要把家中的不快疏理开来,这样疾病才能一点一点底减轻。


  否则到后面,肝气郁结,郁久成肿瘤包块,到时想再治就为时已晚了。


  这文安也是个有见识之人,他一听老先生讲的都觉得很有道理,很有必要要协调一下婆媳关系,不然大家同在屋檐下,如果吃顿饭都不安,都怒目相待,这样即使天天吃最好的食物,也会郁出病来。


  但文安就想不出有个两全之策,谁能够把两难的问题,解决到大家都点头,那就是高手。


  这吴敏便问,大夫我这咳嗽应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说,你这脉细数,乃阴虚燥咳,可以用二母宁嗽散主之。


  然后小指月就开了知母、贝母两味药,原来这两味药就是专门泻肺热,润肺燥的。


  小指月笑笑说,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原来这知母、贝母是治疗肺燥咳嗽的最佳药对,甚至它的效果都被老百姓记住,编成俗谚了。


  这文安便问,大夫这药吃了能根治吗?


  老先生说,可以缓解,要说根治嘛,还差一点点,但现在咳嗽咳得厉害,能够缓解就不错了。


  于是文安就先让妻子吴敏把药带回去煎了,赶紧把病缓解缓解,不然这样老咳嗽下去,都咳出血来了,就麻烦。


  文安自己留在竹篱茅舍,他便向老先生请教如何根治妻子的咳嗽,老先生便附在文安的耳边如是如是地说了几句话。


  文安听后愁云渐开,心中的结居然疏解了大半,点了点头,马上向老先生鞠了个躬,拜谢而去。


  小指月就疑惑了说,爷爷有什么秘密,连我都不能告诉吗?


  老爷爷笑着说,天机不可泄露也,到时候自然你就知道了。


  真奇怪这两剂知母、贝母二母宁嗽散,一喝下去,咳嗽马上安宁了。


  这吴敏便把病痛忘了,于是又开始向文安说婆婆不好。


  文安便早有准备地说,老人家啰嗦,我早已知道,所以要把你带到外面去住了,让你眼不见心不烦。


  只是亲朋好友们并不知情,他们也不知道母亲难以侍奉,如果我们突然背离而去,人家会说我们不孝道,所以我劝你在这一两个月内忍一下,这期间你一定要任劳任怨,不要让街坊邻居,亲人朋友看到是你跟母亲闹不是。


  只要这一两个月尽心侍奉,让大家都看到你我孝顺,到时我们再搬出去,这样旁人也不会说三道四。就当待婆婆如同待宾客,两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固然你要受点委屈,但好过长期在家里受气。

吴敏听了后,心中大喜,从此对婆婆和颜悦色,嘘寒问暖。


  这婆婆不知道为何媳妇突然大改脾气,凡事都顺从自己,而且原本大手大脚的,怎么一下子勤俭节约,努力持家了呢?


  于是婆婆心中快乐极了,也对媳妇倍加体谅,老跟媳妇抢家务干。


  结果以前的各种摩擦居然一一便得圆润和睦了。


  过了将近一个月,文安发现妻子吴敏很少说婆婆不是,便故意问,近来母亲待你怎么样呢?


  吴敏笑着说,比以前好些了。


  文安便心中一乐,然后又假装没什么,跟妻子说,你务必再坚持一两个月,让大家都以为你们婆媳之间关系很好,这样我们在搬出去住时,大家都不会说我们不孝。


  吴敏听后点了点头,结果又过一个月,婆媳关系越来越好,吴敏发现婆婆居然处处关心她,自己也没理由跟婆婆闹分开,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文安便问吴敏说,母亲对你怎么样呢?


  吴敏说,现在婆婆对我很好啊,我不想离家另外找地方住了,我希望大家住在一起有个照应,你也可以尽人子孝道。


  这样一家就变得更加和睦,文安心中大喜,妻子也再也没有揪心咳嗽过。


  直到有一天,文安来竹篱茅舍感谢老先生锦囊妙计时,小指月才想起这件事。


  小指月便问,爷爷你是怎么想到这妙计的呢?


  爷爷笑笑说,我听你念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时,心中就想到了这个计谋。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为何我想不出呢?


  老爷爷笑了笑说,知母知母你可曾知道你母亲之心,你可曾知道你母亲如何含辛茹苦把你带大。贝母贝母为何能止咳,你可曾把你母亲当成宝贝,你如果把你母亲当成负累,那你天天都过得不开心,你如果把你母亲当成宝贝,那你不仅在尽孝,而且还过得幸福快乐。


  小指月点了点头,爷爷又说,这二母宁嗽散,为什么是二母,你想想两个婆媳之间,都是母亲,都有娃子,如果两人不和,那家中气氛势必混乱,人体气机混乱,就会咳嗽头痛,胸闷,没胃口。


  家庭气机混乱,就会大家睡不好觉,吃饭不香。


  所以我才说,二母宁嗽散,要想治咳嗽根本,还差一点点,差这点就是媳妇的孝顺之心,会做媳妇无恶婆,媳妇道做好后,哪有母亲不高兴的。而且媳妇本身将来也要做婆婆,你如果事事都跟别人争斗,最后也会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你可以现在离开你婆婆,将来你的媳妇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在你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远离你。


  小指月听后点了点头说,难怪爷爷最近要我背《弟子规》跟《孝经》,原来用这圣贤书也可以治病,不过治的不是身体的病,治的是仁义道德上面的疾病,但仁义道德上面出了问题,也会引起身体的不舒服,所以还是不能把它们强行分割开来啊!


  一个人想真正治好自己的疾病,还是要多提高个人的修养,提高仁义道德方面的建树。


  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证治准绳》曰:知母、贝母各等分,名曰二母散。


  治疗肺热燥咳,此二药善入肺经,泻肺热,润肺燥。

一片孝心在药壶


  有个母亲,她有一对儿女,都有十来岁了,但这儿女经常不听话,也不能体会母亲独自撑起这个家的艰辛。


  原来这个家庭是单亲家庭。


  这母亲白天要出去打工,晚上还要做点刺绣,一个人干起多个人的活,为的都是尽快挣到钱,让娃子能够继续把书读好,能够让娃子在成长过程中少受些苦。


  每次她拖着疲惫的双腿回来后,都发现儿女们,既没有炒菜做饭,更没有洗衣服。


  甚至连吃完饭,碗筷都丢在一旁,没有去洗,刚开始儿女还小时,这母亲觉得为儿女们多做些家务是理所当然的,可这儿女都十来岁了,读起初中高中来,按照以前都可以撑起半边天了。


  这段日子工作实在太忙了,这母亲就累得眼花牙痛耳鸣。


  她就跟儿女们说,娃子啊,今天你们就自己洗一下衣服吧。


  这娃子早已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便不在意地说,妈妈最近我要考试,很忙,挤不出时间来洗衣服。


  这母亲听了后,觉得娃子读书考试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又把所有的家务干完,才去睡觉,她发现最近牙痛得越来越厉害,而且觉也越来越不好睡。


  经常莫名其妙地烦躁,甚至晚上经常烦躁醒过来,发现衣服都被汗湿了。


  这样没有睡好觉,白天干活工作,就老被领导们批评,而且晚上刺绣也没法做了,精力不济,支撑不住啊!


  这牙齿实在痛得厉害,她不得已才去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按照惯例,这坚强的母亲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不会轻易去找医生,不是因为病不重,也不是因为一个弱女子有多么强悍,可以忍住病痛,而是因为她想把看病吃药的钱也省下来,供给娃子读书吃饭。


  可一个家庭,大家同住一间房,往往都是母亲了解娃子,娃子不了解母亲啊!


  老先生听完这母亲的诉说,便知道这又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老先生笑了笑,这母亲看了后说,大夫,我这病严重吗?能不能快点根治啊?


  老先生听后再笑笑说,你这病不严重,不好根治,如果再严重一点,那就好根治了。


  不单这母亲愣了,连小指月也愣了,小指月连忙说,爷爷,你说错话了,这病轻的应该好治,病重的应该难治。


  只见爷爷笑而不答,小指月更是丈二和尚波不着头脑,爷爷向来很少说错话,而且即使说错了,别人提醒,他一定会及时改正过来,怎么这次爷爷说错了,我还提醒,爷爷还不改过来呢,还在笑我。


  这时爷爷说,指月啊,这个脉细数,牙痛盗汗,心烦热,失眠,是什么证型呢?


  小指月说,这很简单啊,就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下面阴虚,所以腰酸腿软,上面火旺上炎,所以耳鸣牙痛,心烦。


  那为什么晚上出汗呢?


  小指月说,自汗大都气虚,盗汗大都阴虚。


  她晚上口干舌燥醒过来,舌又是红而少苔,所以这是一派阴虚火旺,虚火把津液逼为汗水往外蒸。


  老爷爷点点头说,那该怎么办?


  小指月说,阴虚火旺,牙龈痛,就用知柏地*丸。


  老先生又说,为什么要选用知母配*柏呢?


  小指月说,知母配*柏,能滋阴降火,大有金水相生之妙。


  降金生水,所以滋阴。


  益水养阴,所以息火。


  这细数的脉,就是一个耗散的脉,把身体津液蒸得厉害,所以要通过降收的药,把津液补回来。


  老先生在寻思,他好像完全不理会小指月所想的,接着他说,治病之标易,疗疾之本难。


  小指月问,如何疗疾之本呢?


  老先生说,你知道这是一个耗散阴虚的脉象,是一个操劳付出太过的脉象,是一个长期贡献,很少好好休息的脉象,如果你不让她休息下来,她这脉象发展下去,佷容易就变为虚劳,一旦虚劳起来,脏腑气血推动无力,就会长各类肿瘤包块,你别小看现在是牙包牙痛,将来脏腑长包块,那才难治。


  小指月便说,爷爷,你刚才还说这病重一点就好了,你现在又说再重一点就难治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老先生听后哈哈一笑说,我是这么说过,但并不矛盾。


  这母亲听了也觉得奇怪,怎么前后两个不同的说法还不矛盾呢?


  不知这老先生怎么想,然后老先生便说,你是想治好一时的牙痛盗汗耳鸣,还是想治好永久的牙痛盗汗耳鸣?


  这还用问吗?谁都想永久不生病或少生病,能够永久地治好病,傻瓜才不选择。


  老先生便说,你如果想一时地治好病,缓缓燃眉之急,把这知柏地*丸拿回去,吃上几天,牙痛耳鸣腰酸烦躁失眠盗汗都会减轻。


  如果你想长久地治好疾病,那就得再加一样药引子。


  这母亲听了后说,什么药引子啊?


  老先生欲言又止,这母亲说,大夫你尽管说来,药贵一点都不怕,我出得起这治病的药钱。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这药引子不是钱能买到的,要用时间。


  时间?这母亲从来没有听过用时间来做药引子的。


  老先生便凑过她耳边去,如是如是地说了一阵子。


  小指月在旁边又是一愣一愣的,怎么爷爷最近喜欢搞这神神秘秘的药引子,而且还不让我知道。


  这母亲听后有点为难,但一想要永绝病根后患,便下了决心,点头而去。


  谁知过了十天后,这母亲带着她的娃子,前来道谢说,病根已绝,从此开开心心,非常舒适。


  小指月一看都一愣,怎么来竹篱茅舍都是同一个人,前后十天神色却有天壤之别,以前一派愁眉苦脸,纠结的形象都跑到哪去了呢?


  现在这副喜乐幸福的感觉又从哪里来呢?


  原来这母亲一会去后,就卧病在床,不但不理家中杂务,还买了好多药在那里,而且做出悲哭痛苦的样子,对儿女说,娃子啊,大夫说,妈妈的病,有点重,所以开了很多药,说这段日子如果不好好休息修养,太过劳累的话,这病就没法治了。


  这娃子听后,一片担忧,马上鼓起勇气说,妈妈你别担心,接下来这些事情家务,我们兄妹俩统统都能做,你就放心地休息喝药听大夫的话吧。


  这母亲听了后,犹豫地说,我没有教过你们炒菜做饭啊,而且你们学习又那么紧张,又要考试了,我怕耽误了你们的学习啊!


  兄妹俩异口同声地说,不耽误,不耽误,如果耽误了母亲你的身体,那才是大事啊,我们会抓紧学习,最近就不看电视了。


  真奇怪,一个星期下来,这兄妹俩个人更像变了个人一样,好像吃什么催化剂一样,一下子成熟懂事起来,从买菜到做饭,从洗碗到洗衣服,从扫地到拖地,只要妈妈平时怎么干的,他们都似模似样地干起来。


  而且晚上从不看他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功夫片,都在那里抓紧地学习。


  还没闹出声音来,怕影响妈妈休息。


  这样十天左右,这母亲牙火也消了,眼睛也明亮了,耳朵也清晰了,腰完全也不酸了,这心中真是顺气极了。


  好像两个儿女一下子变孝顺,让她的心中得到最强大的精神补助,整个人就像换了副身子骨一样。


  小指月还是愣着问,爷爷,你那药引子是什么?


  爷爷笑笑说,一片孝心在药壶!


  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用药法象》曰,知母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因各人体质不同,请勿擅自效仿用药!)

转自岐伯有道

本号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