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许建立高广超张琪“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奇妙奇妙真奇妙,木头也会青蛙叫。”随着百花洲摊主张传宝的唱词,他卖的木蛙也引起了过往游客的注意。从街头摆地摊到芙蓉街开店,再到转战百花洲,济南残疾夫妻张传宝、李祝霞共同走过了十余年的艰难创业之路。去年做生意赔了但从不气馁“我最早在夜市摆摊,来回卖一些小贝壳工艺品,到年的时候,在芙蓉街做了第一家店,去年赔了以后,就在百花洲找了一个二十四节气商亭,还在文庙东门那开了一家小店,一家人够吃够喝没问题。”三言两语间,张传宝把自己的创业经历简单说了一遍,旁边的妻子和女儿安静地坐在一旁。这些年,虽然身体残疾,但张传宝和妻子李祝霞,始终有着一股“倔劲儿”,用勤劳闯出了一片天地。而张传宝所说的“赔了”,则是去年疫情期间的一次挫折。年,残疾人张传宝遇到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去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六,经过20多天的装修,他在济南芙蓉街的新店终于开张,加盟的烤薯店是一家人的新希望。为了“开张大吉”,张传宝和妻子李祝霞特意备下了斤生薯,以应对春节供货。可是这一切,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改变。芙蓉街客流量锐减,烤薯店难以为继,眼看着前期投入的40多万要打水漂,张传宝决定最后一搏,计划着店面转型。从端午节开始,夫妻俩便忙活着处理货物。年,是张传宝和李祝霞在芙蓉街开店的第11年。来芙蓉街之前,由于身体原因,夫妻俩找工作一直碰壁,俩人合计干脆自己创业,自力更生。年,夫妻俩凭着摆摊攒下的钱,终于在芙蓉街开了一家贝壳饰品店。回忆往事,李祝霞说,从芙蓉街70号到35号,再24号,虽然店面越来越靠里,但生意的种类和铺面扩大了。“去年加盟的烤薯店,加上装修店面、买原料和设备,前后投入了40多万元,本来想春节后好好经营,谁知刚开始就遇到疫情了。”李祝霞说。年,无奈之下,夫妻俩决定撤出坚守了11年的芙蓉街,在百花洲附近的辘轳把子街找了一家门店,继续做生意。能自食其力感到很满足这些年,有一种“招财蛙”的小工艺品,张传宝一直卖着。相比烤薯店的心血投入,招财蛙可以算是“小本生意”了。在去年大亏本的时候,张传宝说,没想到“小青蛙”成了一家人最大的收入来源。如今,在百花洲的商亭、辘轳把子街的门店,都能看到张传宝、李祝霞的身影,当拿出小木棍敲击蛙背,一阵阵清亮的“蛙声”响起,夫妻俩也仿佛听到了生活的希望。张传宝的女儿悠然,今年6岁了,在她印象中,爸爸妈妈“很累”。“爸爸妈妈很晚回家,很多时候得到晚上9点多了。”小悠然说。“平时也是起早贪黑,早起给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接着就是到店里来,中午和晚上就在店里凑合吃一口。”李祝霞说。创业多年,张传宝、李祝霞夫妇身残志坚,困境之下总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俩人还创立了自己的黄河大米品牌——闻韶香大米,并在老家济阳成立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张传宝说,现在也搞不清哪是主业,哪是副业,“我原来的想法,当旅游纪念品是淡季的时候,就做老家的大米,大米是每年10月底成熟,正好卖一个冬天。过年过节正好是旅游的旺季。”“从摆地摊到开店,风风雨雨十几年了,说实话这十几年里,有很多辛酸,很多不容易,但不论怎样,一直走下来,虽然我和传宝,身体不是很方便,能够自食其力,能够养活一家老小,可以说,挺满足的了。”李祝霞牵着女儿的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