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基地(火眼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实验室内部有些什么?实验室将如何运转?跟着小编一起去探秘吧!
体育馆内,三排银色气膜实验室由三个舱组成,分别是试剂准备区、样品处理区、扩增区。医护人员做好三级防护,将分为3-4个组轮班入舱,在各自岗位上奋战。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各个检测流程的效率大大提升。
步骤一
样本消毒后由专人接收入舱,检查排管后,就进入了检测流程。
步骤二
自动扫码、采样管开盖,提取核酸,分配核酸,PCR扩增,一系列步骤由医护人员严格按流程分别在三个舱内有序进行。
步骤三
扩增结束后,由检测人员对扩增结果进行判读,一旦发现阳性样本,还需进行复核。
看起来简单的步骤涉及到很多精细操作,检测人员要穿着又闷又热的防护装置,全神贯注操作程序,一待就是几个小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自去年8月1日,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在无锡火速建成,时刻为疫情防控准备着。随着近日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从2月14日开始,该检测基地即进入备战状态,并提前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
与此同时,市卫生医院、江大附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调配近60名医护人员,入舱前再次紧急培训,提前做好舱内定位、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各区域还安排一位质量把控员负责巡查,确保工作过程中严格防护,不出纰漏。
(来源:无锡日报编辑:依依)